6月30日晚至7月2日晚,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和洪峰同时夹击新邵,全县各地遭受严重洪灾。特别是7月2日晚洪峰过境新邵县城时,洪峰水位高达213.10米,超出警戒水位4.10米!大半个县城被洪水浸泡,酿溪、新阳、大新、大塘、新涟、沙湾、沈家和柏树等社区被洪水侵蚀,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灾情就是命令!在这决战洪峰的紧要关头,新邵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摆在第一位,全力以赴奋起抗洪抢险,转移被困群众,排除隐患,化解险情,谱写了一曲无畏无惧、气吞山河的时代壮歌。
7月3日清早,洪峰乍退,县委书记阳晓华、县长陈历贤等县领导就来到酿溪、大新等社区察看灾情,组织指导灾后自救。县委副书记杨韶辉由于腿部受伤,硬是拄着拐杖来到新阳社区指导灾后自救工作。其他县领导都在第一时间率部门干部职工来到各自连点的社区察看灾情,清除垃圾,组织灾后自救。连日来,在县镇及各部门支持下,各社区灾后自救行动有序进行,清除垃圾,消毒防疫,让饱受洪魔肆虐的家园重焕新姿。
酿溪社区:酿溪社区是受灾最为严重、垃圾清除工作量最繁重的社区之一。该社区的地势低洼地带全部被洪水淹没,下马家坪和小河街部分民房的一楼全部被淹,7月2日晚紧急转移群众600余人,成功救出被困群众20多人。7月3日洪峰水位下降后,他们第一时间组织干部群众70多人,积极开展灾后自救,大家自备工具清扫垃圾,清除各种倒塌障碍物,动用铲车、挖土机、渣土车、垃圾清运车和洒水车等,清运垃圾2100多吨,对社区内全面实施消毒防疫。
新阳社区:在这次洪灾中,新阳社区新阳路一片泽国,道路中断,垃圾遍地。在县镇领导和连点部门的强力支持下,该社区立即组织100多名干部群众开展灾后自救,进行卫生大清扫,清除垃圾淤泥,抽排积水,冲洗街道。共清扫路面2.6公里,铲除、运送垃圾淤泥100多车2000余吨。酿溪镇和县直连点单位干部职工和社区干部群众一道,自备清扫工具清除垃圾,县消防大队派出消防车冲洗街道,保洁保畅。
大新社区:大新社区是这次特大洪峰侵蚀最为严重的社区之一。特别是辖区内的小河街(上街、下街)成了一片汪洋,洪水退去后,这里沉积在院内的垃圾遍地,淤泥高达50多厘米厚。为了尽快恢复居民生活,他们把社区干部分成8个组,不分昼夜加班加点,清除垃圾淤泥,清洗路面,动用铲车,挖机、货车、拖拉机,清除清运垃圾5000余吨。为了清除小河街沉积的垃圾,7月4日晚,他们整整奋战了一个通宵。
大塘社区:7月3日洪水一退,大塘社区就积极组织开展灾后自救,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推进。他们按照网格责任片包干负责,进行淤泥清理、清运,及时疏通辖区内下水管道,动用19台垃圾拖运车、铲车、四轮车等,及时将辖区内3000多吨垃圾淤泥全部清除,并进行消毒防疫。社区孙爱国书记妻子因手术一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他却一直坚守在抗洪救灾和灾后自救一线,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新涟社区:在灾后自救工作中,新涟社区在县镇领导和连点单位的支持下,他们组织120多人,分成四个小组,对受灾严重的阳光嘉园、饮食公司家属区、农行家属区和电影院地段组织力量清除垃圾,动用垃圾清运车8台,铲车4台,清除清运垃圾近500车,并对辖区全部进行消毒处理。社区书记周艳巾帼不让须眉,身先士卒,不怕脏,不怕累,和干部群众一道昼夜奋战在抗洪抢险和灾后自救一线。
沙湾社区: 7月3日以来,沙湾社区组织50多人,动用2台洒水车、3台拖拉机、1台汽车、1台铲车,对辖区内水淹院落进行灾后垃圾大清除,共清运垃圾200多车。组织防疫人员进行消毒防疫,发放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手册300多份。社区书记余金云、主任钟柏任带领社区干部和居民小组长及时安置灾民,开展垃圾清理、卫生防疫,三天三夜没合眼。
沈家社区:洪灾发生之后,沈家社区及时核实灾情,组织灾后自救。组织250多人进行淤泥和垃圾清理,转运垃圾80多车。切实做好受灾区域的消毒防疫,及时对各村组、农户和学校发放消毒药品、药具,组织村组干部和群众做好水淹区域的消毒工作,发放宣传资料1200份,确保灾后无疫情发生。
柏树社区:这次特大洪峰导致洪柏树社区小塘院子全部被淹。这里濒临资江,地势低洼,受灾十分严重。洪水退后,社区书记孙近安第一时间组织干部群众清除垃圾淤泥,疏通沟渠设施,排除积水,清扫马路,进行消毒防疫。
目前,各社区灾后自救工作还在有序有效开展。我们相信,有各级领导的支持,有各个部门的配合,有社区干群的努力,我们的家园一定能够变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