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发〔2017〕7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局、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及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和全省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优化粮食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粮食品质,增加粮食生产效益,实现稳粮、提质、增效目标,根据《湖南省农业委员会2017年全省粮食生产指导意见》(湘农发〔2017〕19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粮食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稳定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稳定粮食产能是全县农业产业改革的前提,今年我县继续将稳定粮食产量作为全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重点。一是稳定双季稻生产。继续落实双季稻补贴政策,将补贴细化至早稻集中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机械化耕种等双季稻生产环节。通过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稳定双季稻生产面积;通过落实关键技术,提高单产。同时,在陈家坊镇、雀塘镇、坪上镇等排灌条件好、机械化程度高和农民种植双季稻水平高的双季稻主产区实施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项目,带动全县双季稻持续发展,确保全县双季稻播种面积稳中有增。二是加强功能区建设。在基本农田中,按照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综合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设施完善、土壤肥沃、技术先进、机制健全的高标准现代化粮食生产核心区域。三是禁止耕地抛荒。保证现有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确保耕地不抛荒,保持土壤质量不下降。四是科学防灾抗灾。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灾抗灾应急预案,因地制宜搭配好早晚稻品种,防范春季倒春寒、秋季寒露风等危害。引导农民摒弃落后的直播方式、自觉发展机插秧和抛秧。
二、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提升粮食竞争力
结合市场需求,因地制宜,调优粮食种植结构,促进粮食多元化,实现粮食产品优质优价。一是大力发展高档优质稻。将高档优质稻作为今年粮食生产的重头戏、硬任务,以实施湘米工程项目为依托,在坪上镇、陈家坊镇等地创建高档优质稻示范区,推广桃优香占、盛泰优018、玉针香等高档优质稻品种,示范带动全县高档优质稻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二是探索富硒水稻生产。结合县富硒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补贴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种植富硒水稻,严格执行富硒水稻种植过程标准,实行富硒稻谷检测认证,发展湘中硒源特色富硒稻米产业,提升水稻产品竞争力。三是创建有机稻米生产基地。扶持湖南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龙溪铺镇界背、卓笔、龙源等村创建2500亩有机水稻生产示范基地,进行基地有机化改造,示范种植高档优质稻米、糯米、紫米等有机水稻种类,落实有机生产技术,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生产模式,摸索高岸梯田区农业发展模式。四是开发特色粮食。为满足消费者对养身食品的市场需求,提升种植效益,在近郊地区发展甜糯玉米、秋马铃薯、紫薯等特色旱杂粮,在地域条件好、有传统种植习惯的地区大力发展黑米、红米等特色稻米。
三、转变生产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
转变高投入、高耗能、分散的生产方式,立足区域实际条件,实行规模化、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方式。一是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提高稻田总产出。坚持因地制宜、以稻为主、不破坏耕地原则,在具有稻田综合种养传统的坪上镇、陈家坊镇等乡镇,开展稻鱼、稻鸭等综合种养,实现一田双收。二是推广绿色生产技术。普及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同时,积极创建绿色生产基地,探索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三是提升耕地质量,实现耕地用养结合。发展绿肥生产,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地力水平。四是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社会化服务。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引导土地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同时,通过政策扶持,大力扶持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机专业化服务、市场化专业育秧、种粮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代耕、代育、代插、代管、代收、代防和代烘等生产环节服务。通过社会化服务,逐渐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
四、打造特色产业,延伸产业价值链
结合我县区域特点及生产优势,打造一批本土的特色产业,实现产销对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大程度扩展农业产业价值链。一是发展符合本地实际的粮食加工产业。通过项目支持、货币补贴等方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自主购置稻米加工设备,对自产粮食自行加工,发展作坊式加工模式。探索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的再加工思路与技术,充分挖掘稻谷各类加工副产物的价值。同时,加大对县域内粮食收购、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本土粮食企业的竞争力,打造粮食龙头企业。二是打造粮食产业品牌。充分发掘我县富硒水稻优势及特色粮食种植潜力,鼓励新型经营主体注册品牌商标,并积极推进粮食产品绿色认证,打造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粮食品牌。同时,以有机糯米为基础,开发有机肽酒、紫米酒等在内的一系列有机黄酒产业,提升产品价值。三是发展“互联网+”。支持有条件的新型经营主体开发电商平台,实行粮食产品的线上线下统一销售,实现粮食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四是扩展粮食生产休闲观光价值。将“稻田综合种养”等粮食生产与休闲农业结合起来,开发农家乐、亲子游等旅游产品,拓展价值链,增加附加值。
新邵县人民政府
2017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