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邵县电商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 来源:新邵县
  • 作者:新邵县
  • 更新时间: 2017-09-06 16:35
来源:新邵县 更新时间: 2017-09-06 16:35

  新政办发〔2017〕50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局、各直属机构:
  《新邵县电商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新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8月29日   

  新邵县电商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湖南省商务厅、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全省电商扶贫专项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湘商电〔2017〕4号)和《新邵县发展产业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新党办发〔2017〕20号)精神,为加快全县电商产业扶贫步伐,帮助贫困人口增加造血功能,利用电子商务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提升脱贫致富的能力,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新模式,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全县127个贫困村、3011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对象,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扎实抓好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基础配套、协会牵引、试点示范等关键环节的工作,着力通过电商帮助贫困村实现名优特工业品下乡和原生态农产品进城,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以2016年建成的县级电商孵化园(创业服务中心)和49个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站(店)为基础,2017年,新建智慧新邵电商公共服务平台1个,乡镇电商公共服务站15家,贫困村电商服务站29家以上,电商扶贫示范网店8家以上。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电商产业相关企业或经营组织精准对接贫困村、贫困户,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带动、帮助贫困户搞好农特产品经销,实现2000以上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至2019年底,全县实现“三有一能”目标,即县城有农村电商服务中心、乡镇有电商公共服务站、村有电商服务站,所有贫困村能够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农特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
  二、主要任务
  (一)做好精准对接扶贫对象工作 
  1.精准对接贫困村,新增贫困村电商服务站29家以上。鼓励邮政、网上供销社、云采惠、农商通等电商企业优先在贫困村建设服务站。在产业基础较好的寸石镇寸石村、美菱湖村,潭府乡周家村,小塘镇黄土村、姚口渡村,龙溪铺镇上源村,雀塘镇黄泥新村、新田铺镇石桥村等贫困村,对其适合网销的农产品进行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培育;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依托阿里巴巴、京东、邮乐购、善融商务、融e购、惠农网、86077、我连网等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网店,并入驻智慧新邵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及特色中国·湖南馆·新邵县分馆,通过电商平台的预售、众筹等模式进行精准扶贫。对产业基础较弱、以非标产品为主的其他贫困村,借助微信平台设微店进行营销。
  2.精准对接贫困户,助力2000以上贫困人口增收脱贫。通过贫困农户创业、能人大户引领、电商企业带动、乡村干部服务等模式重点打造电商扶贫示范网店。电商扶贫示范网店与贫困户利益相联结,以保护价优先收购、销售贫困户的农特产品;鼓励电商企业与合作社、贫困户签订协议,直接认领帮扶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落实种植、养殖、用工、培训等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2017年,湖南呱呱叫食品有限公司帮扶贫困户400人,湖南紫玉农业有限公司帮扶贫困户400人,邵阳心连心食品有限公司帮扶贫困户200人,邵阳市云新高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帮扶贫困户200人,新邵县杨家坳食品有限公司帮扶贫困户200人,湖南尚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帮扶贫困户200人,新邵县玉辉农林开发有限公司200人,湖南贰霸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帮扶贫困户100人,电商服务站(店)承办企业直接帮扶贫困户100人。
  (二)推进网销产品的整合与开发 
  1.打造新邵特色产品品牌。大力发展富硒、中药村、油茶、果蔬四大特色产业,培育农产品品牌。支持农产品“地标”、“绿色”、“有机”、“无公害”等品牌申报认证,加强小塘麻鸭、有机糯米黄酒、紫玉淮山、猕猴桃、金针菇、黑猪、富硒鸡、富硒鸡蛋、桔片罐头、辣椒酱、腊制品、油茶、中药材等农特产品品牌化建设,提升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对全县优质特色农产品种养规模、产量产值、品质特色开展调查摸底统计,确定主导品牌,编制全县特色主导产品名录。
  2.大力推广网销“一县一品”活动。利用实体商超展示及各类媒体宣传等方式,引导贫困村、贫困户和扶贫经济组织积极参与,打响我县网销“一县一品”品牌小塘麻鸭,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
  3.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溯源体系。扶持优势农产品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户从事网货生产加工,建立健全完善的供应体系。抓好生产和流通环节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网销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对生产和流通环节进行监测,杜绝质量隐患。加强产品网货监管,制定农特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指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从源头保证网货供应质量。
  推进网销产品的整合与开发任务分解表

  序号

  工作事项

  工作内容

  时间

  实施单位

  1

  当地农产品信息采集

  采集已标准化农产品、非标准化农产品和旅游资源信息。建立商品信息库(商品目录包含:产品名称、产品特色描述、图片、价格、产地、对接人等,非标品加故事描述,旅游资源包括风土人情等描述)

  6-12月

  新邵县本地团队

  2

  产品QS认证和产品溯源体系建设

  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认定标准;开展原产地认证,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加强品牌保护工作

  7-12月

  新邵县本地团队、云采惠、网上供销社等

  3

  供需产品信息对接

  外地团队建立好渠道企业信息库,通过本地团队组织电商与当地加工企业、农村合作社和种养大户进行对接,针对供需双方的特性,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7-12月

  新邵县本地团队、网上供销社、云采惠农商通等

  4

  特色旅游和旅游产品特色农产品开发

  整合当地特色旅游资源,以旅游产品为基础开发配套特色农产品,为城市旅游者提供后备箱货源

  7-12月

  新邵县本地团队、网上供销社、云采惠、芒果生活、农商通等

  (三)推进电商扶贫特产专区线上线下结合
  依托淘宝、京东等大平台和本省知名电商平台快乐购(芒果生活)、网上供销社、农商通等,开设地方特色馆,通过电商平台的预售、众筹模式进行精准扶贫,线上设立电商精准扶贫专区、线下实体店设立电商扶贫O2O专区等,拓展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渠道,推动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外销。
  推进电商扶贫特产专区线上线下结合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项目

  建设内容

  时间

  实施企业

  1

  新邵淘宝特色馆建设

  充分利用湖南馆第三方电商综合平台的资源,协助、指导新邵县特色地方馆的建设,通过全网营销,将新邵县农特产品推向全国

  6-12月

  网上供销社、新邵一二一电子商务公司

  2

  智慧新邵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集政务、商务、服务三位一体,上行与下行、线上与线下融会贯通,PC端、移动端、微信端全网覆盖,空中、平台、地面立体推广的综合性县域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建设板块有:商城、 特产、旅游、生活、金融、扶贫、培训、政务、信息、分销等十大板块

  6-12月

  云采惠、新邵一二一电子商务公司

  3

  电商精准扶贫专区建设

  在湖南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上设立扶贫专区,联合新邵县所有农产品电商规模企业,发布相关扶贫信息、企业信息、产品信息,“湖南网购节”进行主题推广;组织线上义卖活动;组织爆款商品促销活动,保障对接服务的顺畅和产品资源的供应

  6-12月

  网上供销社、云采惠、芒果生活、农商通、惠农网、邮政、供销大集等

  4

  设立电商扶贫O2O展销专区

  实体店建立扶贫产品销售专区,集中推广和销售;可设立二维码、NFC等快速支付方式,加强客户体验

  6-12月

  网上供销社、云采惠、农商通、邮政、惠民供销等

  5

  农产品点对点直供

  由新邵县本地团队提供农村合作社、种养大户的产品信息,企业依据自身需求进行订购,实现点对点直供,电商企业通过员工内购、线下外拓营销、线上网销等方法销售

  6-12月

  本地电商团队、快乐购、网上供销社、云采惠、邮政、惠民供销、建行、工行等

  6

  生鲜产品预售

  通过预售形成定制化生产,带动农民种养积极性,通过大力宣传,提高消费者认知度,扩大销售

  6-12月

  网上供销社、云采惠、农商通、顺丰等

  7

  非标准化农产品众筹

  对当地农特产品不设门槛进行众筹,通过众筹整合全社会资源来进行精准扶贫

  6-12月

  京东、芒果生活、网上供销社、云采惠、农商通等

  (四)全面推进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建设
  1.健全完善县级电子商务孵化园(创业服务中心)运营和管理。利用开馆运营的孵化园电商优势资源,为贫困村站(店)的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推进乡镇级电商公共服务站建设。
  2.狠抓村级服务站的资源整合和完善。一是通过村级服务站收集当地农产品信息,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问题;二是村级电商服务站工作人员义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代购生产生活资料、代办缴费购票等业务;三是在新建村级服务站时叠加金融服务助农取款功能,逐步完善现有村级服务站的金融服务功能;四是拓展邮政、供销合作社、快递网点和便民乡村超市的传统服务功能,加大资源共享;五是逐步完善村级服务站的便民政务服务、农技服务、就业服务等各项功能。
  3.多形式、多渠道、多类型发展物流快递服务业。一是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在乡镇和贫困村建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门店,在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开展集中收购、集中配送,实现物流快递乡镇全覆盖,功能覆盖到村。二是发挥好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点多面广和配送服务的优势,逐步完善县镇(乡)村三级物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鼓励多站合一、资源共享,共同推动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
  4.完善金融服务。将电商扶贫纳入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范围,对开办网店、从事网货生产销售的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生产销售网货产品、带动效果明显(以销售贫困户产品为主)的企业和网店,给予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三年以内的小额信贷支持,政府按基准利率全额贴息。县内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创新电商融资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农村电商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全面推进电商扶贫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分解表

  序号

  项目

  建设内容

  时间

  实施企业

  1

  县级电子商务孵化园(创业服务中心)建设

  建设1632平方米县级电子商务孵化园(创业服务中心,具体包括水电、空调安装、200兆以上网络专线搭建、基本办公设备、网络监控设备的购置等,凡入驻孵化中心创业的企业或个人可享受“拎包入驻”待遇,3年免租

  7月份建成并开馆运营

  县邮政分公司

  2

  乡镇电商公共服务站建设

  建设30平方米以上的独立运营区域,配备营业招牌、电脑、电视机、打印机、货品展示柜、演示机等设备,并做好背景墙和制度牌。依拖乡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本辖区内农特产品收集、电商人才培训提供免费服务

  6-10月

  县邮政分公司、惠民供销公司、云采惠农商通、我连网等

  3

  村级电商服务站及扶贫示范网店建设

  建设20平方米以上的独立运营区域,配备营业招牌、电脑、电视机、打印机、货品展示柜等设备
  ,并做好背景墙和制度牌

  6-10月

  县邮政分公司、惠民供销公司、云采惠农商通、我连网等

  (五)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工作
  制定培训方案,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构建由政府相关部门、培训机构、社会团体及电商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同时,加大对电商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壮大电商人才队伍。注重从事电商运营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电商运营人才在创新业态模式,推进电商扶贫、助农增收方面的重要作用。巩固提升电商从业人员技能,加强电商应用人才的培训力度,重点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培训,帮助掌握利用电子商务销售产品的一般流程,并能独立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确保每个贫困村有两名以上电商应用人才和信息员,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进村入户全覆盖。
  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培训类别

  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

  时间

  实施单位

  1

  农村电商人才初级技能培训班

  重点为贫困村、贫困户

  网上开店、客服、产品美化、店铺管理等

  7月

  邵阳市智丰学校、邵阳市电商培训中心、新邵县电商协会等

  2

  传统企业电商转型培训班

  商贸流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

  电子商务转型注意事项、网店建设与维护,企业网络宣传、网络销售与客服培训等

  8月

  邵阳市智丰学校、邵阳市电商培训中心、新邵县电商协会等

  3

  农村电商人才中高级技能培训班

  商贸流通、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电商从业人员、有志农村青年、大学生村官等

  电商从业人员的网上营销手段、产品包装策划、美图加工等技能培训,提升电商从业技能,对村级电商服务点运营人员进行农技培训,提升综合水平

  9-12月

  邵阳市智丰学校、邵阳市电商培训中心、新邵县电商协会等

  (六)积极宣传推广
  加大电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主流媒体上开辟专栏,进行跟踪式专项宣传报道。利用各类宣传资源,整合立体传播。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保证传播广度;通过权威媒体强强联合,加强传播深度;通过话题炒作,大事件整合营销。通过将产品背后的故事描述,宣传新邵的人文、旅游等资源和产品资源,通过电商大平台的营销推广,提升全县农特产品在省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宣传推广工作任务分解表

  序号

  宣传
  形式

  具体内容

  时间

  实施单位

  1

  品牌塑造宣传

  针对某一产品进行集中性的轰炸式推广销售,以人文地理为宣传主线,主打民族特色,形成传播。通过联合媒体(电视媒体、纸媒、电台、网络新闻媒体、APP、视频网站、论坛等)进行前期宣传造势,事件策划、话题炒作;利用互联网的联动性,进行全网传播;通过对产品定位,通过微博话题炒作,微信、自媒体推广传播,进行品牌塑造;对目前已有认证的产品大力进行前期宣传、推广,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打造电商营销氛围;针对农特产品、特色旅游景点,深挖每一个产品及地方背后的故事,通过资深文案统一讲述内容,并故事化

  6-12月

  芒果生活、网上供销社、云采惠、农商通、惠农网等

  2

  事件营销推广

  通过策划、组织和利用具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以及名人效应的人物或事件,吸引媒体、社会团体和消费者的兴趣与关注,以求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并最终促成产品或旅游服务销售

  6-12月

  芒果生活、网上供销社、云采惠、农商通、惠农网等

  3

  新闻报道推广

  湖南公共频道《帮女郎》、湖南卫视《午间新闻》、湖南时尚频道 《湖南原产》、新邵电视台等,联合发声,进行深度新闻报道,潇湘晨报、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等同步进行新闻采访报道,金鹰955等电台进行系列报道。同步推送到新华网、新浪网、红网、新湖南、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

  6-12月

  芒果生活、网上供销社、云采惠、农商通、惠农网等

  4

  全国知名电商平台的营销和推广

  利用已有的淘宝湖南馆、京东扶贫馆等平台,举行活动,增加新邵县淘宝特色馆访问量与销量,同时增加农特产品在全国的知名度。将电子商务与地方农特产品开发、精准扶贫结合起来,通过全国大平台的营销,提高扶贫产品的知名度

  6-12月

  京东、网上供销社、云采惠等

  三、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统一领导协调下开展各项工作,成立电商产业扶贫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商务工作副县长任组长,县商务局局长任副组长,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局、县经信局、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县科技局、团县委、县人社局、县旅游局、县妇联、县供销社、县邮政分公司、金融机构及各乡镇人民政府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协调指导电商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商务局分管副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在县商务局,负责电商产业扶贫日常管理工作。各成员单位要相应成立工作小组,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二)明确责任分工。围绕做好电商产业扶贫工作,落实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县扶贫办负责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需求清单和规划计划的制定,以及电商产业专项资金的落实、综合协调、进度通报、监督检查、年度考核等工作;县商务局负责做好电商第三方平台引进、本土平台培育、电商服务站(店)建设、农产品溯源体系建设、网货促销、物流配送、人才培训等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县财政局负责做好电商产业配套资金保障工作;县发改局负责把电商产业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强化项目支撑;县农业局负责确定特色主业、主打产品的“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和监管,达到网上销售的标准,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评价制度等工作;县经信局负责做好协调电信、移动、联通等企业加快贫困村宽带网络建设工作;县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督管理局负责做好网上销售产品的资质认证、质量安全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大网络市场监管力度等工作;县科技局负责提高网销产品科技附加值,提升网销产品竞争力;团县委负责宣传和鼓励大学生及返乡青年回乡创业;县人社局负责为电商创业人员提供免费培训;县旅游局负责推动各旅游景点启用互联网销售;县妇联负责宣传、鼓励妇女从事电商创业;县供销社负责指导并扶持新邵鑫瑞惠民供销公司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各金融机构切实贯彻落实有关金融扶贫政策,积极创新金融产品的服务方式,加大对农村电商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做好辖区内电商宣传发动、为电商企业进村入户、选点、选人提供帮助,同时做好电商人员摸底调查和各种培训组织工作;电商产业相关企业负责精准对接贫困户,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有关其他部门都要结合各自实际,做好电商产业扶贫工作。
  (三)加强政策支持。自2017年起,县财政每年从扶贫整合资金中安排电商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鼓励支持乡镇电商公共服务站、贫困村电商服务站、电商扶贫示范网店建设、贫困人口开展电商创业、人才引进培训、溯源体系建设、网络品牌培育、重点品牌推介宣传、电商扶贫产品专区开设等。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
  (四)严格考核奖惩。建立健全电商产业扶贫部门协作机制,对电商产业扶贫工作进行季度检查、半年通报、年底考核,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对验收合格的乡镇电商公共服务站,给予电商承办企业3万元/站补助;对验收合格的贫困村电商服务站和电商扶贫示范网店,给予电商承办企业2万元/站(店)补助;验收不合格的,不予补助。对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实名认证的扶贫示范微店,有销售数据,且线上年销售本地农产品数据达10万元以上的,给予3000元/店补助;对设立20平方米以上的本地农特产品线下专卖区的县城大型超市,在该超市不得收取本地农特产品进场任何费用的前提下,每年给予2万元/家补助;对电商产业相关企业通过与贫困户签订协议,落实种植、养殖、用工、培训等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的,按500元/人的标准补助给电商承办企业或电商产业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引进具有3年以上电子商务从业经历且有较好业绩的电子商务管理、运营和核心技术等实用型人才,聘用时间超过半年的,按200元/月/人的标准进行补助;对开展电商人才培训的培训机构、社会团体及电商企业按100元/人/天的培训费用标准进行补助;对适合网销的农产品进行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培育的企业按实际投入额的30%进行补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新邵电商扶贫形象的不良行为,依法依规予以严肃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新邵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新邵县数据局 网站标识码:4305220007
备案号:湘ICP备2020018426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52202000102
0739-3606418
新邵县政府门户网站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