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新邵县教育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师随笔

刘纪新:用好六个策略 阅读更加有效

来源:县教育局 作者:刘记新 发布日期:2021-03-15 17:4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应采取哪些有效的策略,才能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呢?

策略一:导读激趣策略。导读激趣就是为了“关注学习者的特殊需求”和“提供脚手架,帮助学习者跨越‘专业鸿沟’”,关注初中学生的阅读体验和实际需求。具体操作就是利用名著阅读导读课,让学生对作品的相关知识或重点句段、主要人物、艺术特点、语言风格等进行较详细的了解,对作家、作品的价值、阅读的意义、写作背景有较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动机。通过同伴共读和教师设计的学习工具等形式,让学生愿意主动阅读,主动探究,主动理解名著的内涵。

策略二:方法引领策略。方法引领就是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和因书而异的具体方法。基本阅读方法包括跳读、略读、精读等,利用这些方法可以进行通常的阅读。例如,读《水浒传》这类古代白话小说时,可从把握教材特点、了解古代白话小说的艺术手法、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语言风格等4种方法入手。运用这些阅读方法遵循了阅读教学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了阅读的效率与效果。

策略三:资源助读策略。资源助读就是在学生阅读名著时提供一些辅助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读懂、读透、读深名著。助读资源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读名著与评论结合。文学名著的原著很精彩,很多的评论家对这些名著的解读也很到位。教师利用这些评论家的观点或作者本人的观点,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丰富名著的知识背景,深化他们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原著。二是读名著与影视作品结合。利用学生对影视作品有着浓厚欣赏兴趣的特点,发掘影视作品中的有利因素,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与作品建立一种密切的联系,可以丰富作品的文化背景。特别是理解有历史距离、文化差异的文学名著,重现时代文化背景,对学生理解文学名著更有一定帮助。如读《骆驼祥子》时,可播放电影《骆驼祥子》片段;读《西游记》时,可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片段。不过,提倡读名著,要读的是文字书,绝不能用影视作品来代替文字书,更切忌在阅读一开始就让学生观赏完整的影视作品。

策略四:规划调控策略。规划调控就是导读课以后,教师根据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阅读要完成的任务、预设待回答的问题及阅读后总体任务等,帮助学生统筹安排一份阅读计划,再通过设定的计划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进程进行规划调控。规划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同一名著初读和深入阅读阶段、不同名著理解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统筹安排阅读计划,调控学生的阅读效率,可以由易到难、化整为零、循序渐进,让学生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然,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当调整。

策略五:活动促读策略。活动促读就是开展系列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的动力。一般可开展日常的常态活动和阶段的竞赛活动。常态活动跟进,让学生持续阅读。如开展“一日一诵”“一周一记”“一展一评”“一书一得”“一赏一仿”等活动,让学生每天、每周坚持阅读,养成“日日阅读日日新”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每文、每书阅读都有所获,达到厚积薄发的阅读目的。竞赛活动评比,促推阅读效果。如开展名著故事会、经典再现、名著知识竞赛、名著思维导图评比、应时阅读、名著阅读征文、亲子品评名著等活动,了解学生实际的阅读状态,促使学生产生成就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形成具有“磁力作用”的阅读“磁场”,吸引学生自觉加入阅读的行列。

策略六:专题探究策略。专题探究就是在深入阅读阶段或阅读之后,对作品某一方面进行专项研究。如绘制人物关系图、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主题、探究写法、品味语言、读懂作者等都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专题探究。这样能引导学生多方面接收信息、多角度思考问题。如阅读《昆虫记》后,再对“跟法布尔学观察、学探究、学写作”三个专题进行深入探究,就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写作能力。如果教师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引领学生真正走进阅读,汲取名著精华,那么学生的理解与感悟能力就会日渐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就会逐步提升。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