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新邵县教育局!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频道 > 教师随笔

刘纪新:让家务劳动成为中小学生“必修课”

来源:县教育局 作者:刘纪新 发布日期:2021-04-20 14:48

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生每学期要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开展1次家庭劳动实践体验,每年学会12项生活劳动技能。410日人民网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到。究其原因,其一是家长的大包大揽让孩子逐渐失去了接触劳动的机会。没有劳动何来认知?没有认知自然无法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的快感。

那么,劳动的育人价值何在?研究资料显示,热爱家务劳动的孩子,动手能力、服务意识、性格习惯和创新能力都是很优秀的,长大后具有责任心,也更容易适应家庭生活和职场工作的需要;不爱劳动的孩子恰恰相反,他们将来更可能成为生活与职场的失败者。可是,这个浅显的道理往往被漠视。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认为,许多人不是完全不明白,而是被“应试教育”裹挟了。实际上,“唯智育”“唯分数”是一种扭曲的认识,爱劳动、会劳动不仅不会耽误学习,反而能够促进学习,有助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有调查为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两万个家庭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热爱家务劳动的家庭比不热爱家务劳动的家庭,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起锚地。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而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劳动启蒙的主导者。《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因此,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做事,把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我们可以细化家务劳动教育“课程”,给孩子布置洗碗、洗衣、叠被、扫地、整理房间、倒垃圾、做饭、照顾老人等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务劳动,家长打卡反馈,分年级建立家庭劳动清单,让孩子每年学会12项家庭生活技能并逐步养成劳动习惯。

学校和社会是劳动教育的操练场。“促使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的责任方应是学校和家长。学校转变家长的观念,家长就能引导孩子热爱家务劳动。”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注重日常养成;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注重系统培育;社会各方面要发挥协同作用,支持学生走出教室,动起来、干起来。

从教育主管部门层面来看,全部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顶层设计。要创新劳动教育形式,立足校内校外两个阵地,不作秀、不摆拍,创设劳动教育真场景、布置真任务、获得真体验;要培养学生的劳动品格,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水平,开发不同的劳动任务,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和评价制度建设,形成体系,接续培养;“要落实教育减负”,利用校内校外资源,科学设计,合理布置劳动作业,不能增加学生负担,不能让家长代为完成,紧紧围绕劳动育人目标,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我们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切实在全省各地各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绽放魅力,进而从莘莘学子生命成长中自然流淌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美好心声。果如此,青少年的明天会更有希望,我们的国家也会更有力量。


无标题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