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邵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2018-2030年)》的通知
  • 来源:
  • 作者:
  • 更新时间: 2018-10-22 10:08
来源: 更新时间: 2018-10-22 10:08

XSDR-2018-01010

新政办发〔2018〕42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局、各直属机构:

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新邵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新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9月14日

新邵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

为了保护、增殖、开发和合理利用我县的渔业资源,发展人工养殖,保障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全县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湖南省渔业管理条例》、农业部《关于稳定水域滩涂养殖使用权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的意见》(农渔发〔2010〕25号)、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关于做好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湘牧渔办发〔2017〕1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自然条件和生物资源综合评价

(一)水域、滩涂资源状况

1.地理位置、地形特点。

地理位置:新邵县地处湘中腹地,位于湖南省雪峰山脉东侧,资江中上游,邵阳盆地和新(化)涟(源)盆地之间。地理位置:东经111°8′~111°50′、北纬27°15′~27°38′。东邻涟源市、邵东县,西连隆回县,南接邵阳县、邵阳市双清区和北塔区,北靠新化县、冷水江市。沪昆高铁(境内有坪上高铁站)、沪昆高速、二广高速(境内高速进出口6个)、G320和S217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地形特点:新邵县介于邵阳盆地与新涟盆地之间,雪峰山脉自西至东横亘县境中部,资江自南向北穿切雪峰山脉而过,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间以溪谷盆地,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境内自然资源丰富。著名景区有白水洞、白云岩、资江风光带、龙山森林公园等。
2.水域资源。

新邵县水域资源十分丰富,水域类型主要包括江河、水库、池塘,其特点为河网纵横。

河流水系:新邵县境内水系发育,有河流69条,属资江和湘江两大水系。其中资江流域贯穿全境,全程56公里,自然水域面积10万多亩,是我县鱼类主要栖息、索饵、洄游、产卵繁殖和捕捞场所。全县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13.7222亿立方米,资水水系11.11835亿立方米,占90.4%。全县地下水资源16829.6万-53804万立方米/年,五公里以上的溪河众多,水资源十分丰富。 

水库:新邵县共有小Ⅱ型以上水库86座,面积0.86万亩,资江流域两库区(筱溪电站库区、晒谷滩电站库区)2.4685万亩。

池塘:全县池塘面积1.7万亩,可养面积1.65万亩。境内地下水资源丰富,长年水温保持在26℃以下的有5处,适宜冷水鱼类养殖。

稻田:全县共有稻田面积27.54万亩,其中旱涝保收可供养鱼的有17.4万亩。稻田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适宜稻田综合种养。

3.气候条件。 

新邵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热量丰富,严寒酷暑期短,作物生长期长。

新邵县年均气温17.8℃,年平均雨日180天,月平均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370.8毫米,年平均日照1297.2小时。新邵县年蒸发量在1022.0~1447.5毫米之间。年际变化425.5毫米,春季、夏季、冬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秋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全年无霜期290天左右,初霜一般在头年11月中旬,终霜一般在来年3月上旬。全县的河流水质类型大部分为重碳酸钙型(HCO3—Ca),其次为重碳酸钙镁型(HCO3—CaMg),矿化度多在100~225毫克/升之间,为淡水,硬度在7.5~14个德国度之间,PH值在6.5~8.0之间,氨氮含量为0.03毫克/升,磷酸根含量为0.01~0.057毫克/升,亚硝酸盐含量为0.22毫克/升,硫酸盐含量为10.0毫克/升,溶解氧为8.6毫克/升。

(二)水生生物资源状况

1.鱼类资源。鱼类是发展渔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调查资料统计,全县现有鱼类品种109个,隶属于7目16科59属,其中鲤科鱼类占优势。在江河中主要经济鱼类有:沙塘鳢、赤眼鳟、鳜鱼、黄尾鲴、细鳞斜颌鲴、鲶鱼、白甲鱼、乌鳢、黄颡鱼、辩结鱼、南方马口鱼、似鱼、银飘鱼、翘嘴红、蒙古红、青、草、鲢、鳙、鲤、鲫、鳊等二十多种;小水产有虾、蟹、贝、龟、鳖、泥鳅、黄鳝等。目前,全县塘、库养殖品种有:青、草、鲢、鳙、鲫、鳊、鲴、罗非鱼、异育银鲫、湘云鲫、湘云鲤、鳜鱼、乌鳢、泥鳅、南方大口鲶、斑点叉尾鮰、湘鲫、淡水白鲳、匙吻鲟、魟鳟、龙虾等30多个。

2.水生生物资源。

水生浮游生物。浮游植物以硅藻、绿藻、蓝藻占优势;浮游动物以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为主。

水生微管束植物。有9科14属18种,主要种类有芜萍、小浮萍、紫背浮萍、苦草、轮叶黑藻、小茨藻、马来眼子菜、水浮莲等10多种,均是草食性鱼类的重要天然饵料。 

水生底栖动物。主要有中华圆田螺、铁螺狮、元齿蚌等8种软体动物;小蚯蚓、丝蚓、颤蚓等5种环节动物;红线虫等线型动物和孑孓等节肢动物的幼虫。水库底栖生物种类和生物量则明显少于池塘水域。

水生经济植物。主要有莲藕、菱角、芡实、荸荠、芦苇等。

另外,还有人工种植的宿根黑麦草,苏丹草、聚合草、象草、鹅菜等优质高产饲草。

二、水产养殖现状与发展前景

(一)水产养殖现状

渔业是我县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传统产业,许多农户祖祖辈辈依靠水产养殖作为主要的生计来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渔业持续快速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全县水产放养面积49785万亩,稻田养鱼面积3.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193万吨,渔业总产值达1.0798亿元。

1.主要成就。

(1)渔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就。一是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在稳定发展常规养殖品种的前提下,引进推广养殖的品种有:湘云鲫(鲤)、鸭嘴鱼、银鳕鱼、鳜鱼、台湾泥鳅、斑点叉尾鮰、龙虾、青蛙等10多个名优品种。全县名特优新水产养殖面积0.5万亩,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10%以上,产量达1000吨。二是休闲渔业发展迅速。形成以渔业生产区为中心,带动乡村休闲渔业的发展,共有严塘镇棠溪生态园、雀塘镇龙家冲生态园等休闲渔业区10个。

(2)无公害健康养殖取得新成就。近年来,我县创建实施了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工作,加强、规范了规模水产养殖场的生产、用药、销售记录档案,启动了养殖水面无公害产地认定和水产品无公害认证工作。截至2017年底止,全县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面积318多亩;水产规模养殖场30多个,面积10000多亩。通过无公害水产品认证企业1个,有3个企业正在申请无公害水产品认证,涵盖养殖面积0.3万亩。

(3)科技推广取得新成效。近年以来,全县先后创建知鱼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厚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德源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富新种养专业合作社、东红种养专业合作社及迎光蛙业等渔业科技示范基地,100多个水产科技示范户。举办科学养鱼技术培训班50期,培训1000多人次,编印发放《池塘健康养殖技术》、《鱼病防治技术》、《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龙虾养殖技术》、《泥鳅生态养殖技术》等技术资料1万多份。主要推广技术项目有:“池塘80:20优质高效精养技术”“抗病草鱼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大水面综合生态养鱼技术”“泥鳅高产养殖技术”“大水面诱捕鱼技术”“配合饲料养鱼技术的应用推广”“模式化稻田养鱼技术”“小龙虾养殖技术”等20多个项目。均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推广应用效果,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渔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4)稻田综合种养得到健康发展。近几年我县大力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从传统的、散养的稻田养殖模式向科学、规模、高产养殖模式发展,养殖品种由原来的四大家鱼向特种养殖发展,如稻-虾、稻-黄颡鱼、稻-蛙等,经济效益显著。目前,我县已发展稻田养鱼35000亩,发展势头良好。有效地促进我县特色渔业的发展。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全县苗种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仅有的一家鱼苗场早已完成改制,鱼苗生产停止多年。山塘水库70%以上年久失修,大多淤泥在1米以上;集优化养殖设施达不到高标准、高要求;小区建设难以形成自身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产养殖的产量、质量和效益。池塘改造修复工程进展缓慢,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对生产力提高形成客观制约。

(2)行业管理相对滞后。渔业行业管理面临职能多、人员少、缺经费、无装备等现实问题,对苗种、饲料、鱼药等渔需物资的监管难度加大,水生动物的检测、防疫、检疫和推广体系建设滞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3)渔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我县水产品以大量鲜活产品销售为主,缺乏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水产品附加值低。渔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不健全,专业化、区域化不明显,山塘水库零星分散,连片大规模养殖场少,规模养殖难形成。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集约程度不高,辐射面窄。

(4)结构调整和技术推广有待加强。名特新鱼类品种养殖的规模和比重偏小,渔业增效、渔民持续增收尚未有效保障。水产苗种繁育体系建设滞后,投入资金不足。同时由于我县专业水产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健康养殖技术培训和新品种的推广已相对滞后,技术培训和服务满足不了渔民的要求,科技成果转化少,周期长,相关标准和制度规范宣传力度不够等等,制约了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

(5)人为因素影响渔业生产环境。境内的电鱼、毒鱼、炸鱼等非法捕捞行为,河坝建设、采砂等因素破坏了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生活环境,尤其对鱼类索饵、越冬、洄游、产卵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制约了鱼类的正常繁衍生息。

(二)水产养殖发展潜力和前景展望

1.发展潜力。一是水域资源丰富。我县共有自然水域面积10万多亩,其中可养鱼水面4.9785万亩。全县可养鱼稻田17.4万余亩,目前已养鱼稻田3.5万亩,稻田养鱼面积不足可养面积的21%,且大多是散养、传统的稻田养鱼,养殖产量和效益没有充分挖掘,增产增效潜力大。二是单位面积增产潜力大。目前我县池塘水库水产品产量平均单产不足300公斤(只有293公斤),稻田养鱼还不足30公斤,低于省内渔业生产发达地区50%以上。三是名特优级水产养殖发展潜力大。目前我县名特优水产养殖0.5万亩,其单养面积只有2000亩,养殖产量1000吨,分别占养殖水面的10%和4%,水产品总产量的8.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四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我县农村人口多,占的比重大,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发展水产业能使许多农村家庭逐步走上小康已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认识,群众发展渔业积极性高涨。五是精深加工空间大。水产品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可以大大提高渔业附加值、扩展渔业发展空间。目前,我县缺乏水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可以带动广大渔户走向国内外市场。六是休闲观光空间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渔业生产经营活动、渔区生活风貌为特色,满足人们休闲观光渔业在我县已悄然兴起,并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渔家乐、垂钓中心等休闲渔业的发展必将推动我县水产养殖业向新的领域扩展。

2.前景展望。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作为重要优质动物蛋白源、医食同源食品、健康食品的水产品社会需求必将逐步增长,发展水产养殖在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渔业生产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风险小、效益高的特点,是我县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我县水域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发展渔业生产潜力巨大。到2030年,全县放养水面5.5万亩,模式化稻田养鱼5万亩,水产品总产量实现1.6万吨,实现总产值1.8亿元,其中名特优水产品产量实现0.7万吨,产值0.8亿元,达到渔业总产值的30%以上。

三、养殖水域滩涂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执行《渔业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鼓励发展水产养殖的方针政策为契机,以加强对水产养殖业的有效管理和保障养殖者的合法权益为宗旨,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发展思路,对养殖水域滩涂进行科学规划。以建设现代渔业为目标,突出“质量、安全、效益”三个重点,为水产养殖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总体思路。

未来十三年,坚持科学发展观,全县渔业发展将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高效生态渔业为目的,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依靠科技进步和推广,调整结构上质量,建设基地上规模,投入设施强基础,主攻单产上水平,综合开发增效益,精深加工延产链,强化服务建体系,加强监管促安全,完善制度保权益, 优化环境增氛围,合理规划和调整养殖生产布局,促进水产养殖健康可持续发展。

3.总体目标。

到2030年,全县养殖水域滩涂面积4.9785万亩,发展稻田养殖面积5万亩,其中模式化稻田养殖3万亩,水产品养殖产量年均3%递增,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6万吨,渔业产值年均按5%递增,实现渔业总产值1.8亿元。

2030年全县水产养殖规划表

年  度

养殖水面

(亩)

稻田养鱼

(亩)

水产总产量

(万吨)

渔业总产值

(万元)

2017

49785

35000

1.1668

10798

2030

55000

80000

1.6

18000

同比增加

(%)

10.5

128.6

37.1

66.7

名特优水产养殖(单养混养)面积占总养殖水面的30%以上、产量0.42万吨、占养殖产量的25%以上。水产品优质率要达到80%以上,主要鱼产品做到集中连片布局,形成特色的渔业产业区,市场覆盖面明显提高。

(二)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坚持“整体、协调、循环、持续”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发展,充分体现资源利用与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要求。

2.因地制宜原则。根据规划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技术等资源条件,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优先发展竞争优势明显、并具有一定基础的渔业产品和产区。

3.多方参与原则。加大政府集中支持引导力度,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有利于融合当地各种潜在资源,具有地方氛围的现代渔业发展环境。

4.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原则。按照“一地一品、一片一色”的要求,突出主导品种,发展优势品种形成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制;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建名牌水产品,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坚持突出主导产业,突出主导品种,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实现规模化生产。

5.一次规划、分步到位的原则。应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已有区划规定,将适于养殖的水域滩涂确定为养殖使用功能。具体规划时本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先粗后细、先易后难”的原则,在养殖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养殖布局规划。

6.市场化运作原则。通过政府引导、法律规范等手段,优化投资环境,加快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服务,不断扩大招商引资。

7.质量安全原则。积极开展水产品无公害和绿色基地认定和水产品认证工作,不断推进建立健全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水产品养殖追溯制度,提高养殖生产全程的质量监控能力;强化应急反应能力,切实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

8.科技引领原则。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设施、生产方式和养殖模式,大力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绿色生产,提高现代渔业科技水平。

(三)养殖水域滩涂布局规划

1.功能区划分。

对全县水域、滩涂的分布及功能定位,可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

禁养区。指依法设立在管辖水域的各类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军事禁区,或依河道、航道、水源地等有规定的水域,但允许开展与生态产业相关的活动,如科研考察、生态旅游、建设具有重要遗传育种价值水生生物物种保护及其增养殖项目。一是我县分布的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水域均属于禁养区,如枫树坑水库,以及其它以饮用水源供应为主体的重要水域;二是资水新邵段、石马江流域以及龙山河等县级以上河流及其支流亦为禁养区。

限养区。指资源承载力较弱,并关系到较大范围内生态安全,或环境污染、损害、破坏较严重并急需修复与恢复,不适合于进行集中高强度开发的水域。该区域为我县境内小Ⅱ型以上水库(禁养区除外)。依据水环境容量,确定养殖的品种与投放量,严格监管。大中型水库等规划网箱养殖应控制在3‰左右的面积发展。

宜养区。该区域为禁养区和限养区除外的可养鱼水域。其中宜渔农田属于宜养区。宜养区是我县渔业生产发展规划的重点区域,按照地理位置、水域资源及多年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实行“大稳定、小调整”战略,把我县的渔业水域划分为池塘养殖功能区、水库养殖功能区、稻田综合种养功能区、特色渔业功能区等4大类养殖功能区。

(1)池塘养殖功能区。

淡水池塘养殖功能区是指水位稳定、塘底平坦、边缘较为规则、能够控制进排水的养殖水域。全县规划标准化池塘养殖1.6万亩,其中高标准精养0.8万亩。通过不断推进“高产高效,生态环保,优质安全”生态精养模式,鼓励开展规模化、标准化水产养殖努力提高单位产量和效益。按照我县渔业规划要求,建成以迎光乡、新田铺镇、严塘镇、陈家坊镇、坪上镇为核心的现代渔业主导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特色渔业,引进推广特种养殖品种,如鸭嘴鱼、银鳕鱼、黄颡鱼等。改变传统养殖模式,推行微孔增氧、循环水养殖,达到高产高效。

(2)水库自然增值功能区。

水库养殖功能区是指在水库开展养殖的水域。全县规划面积水库养殖面积0.85万亩。规划区域为全县各乡镇,主要进行鲢鱼、鳙鱼、鲤鱼、草鱼、鲫鱼、鲮鱼、鳜鱼等品种的养殖。综合开发水库水域养殖功能,规划各类不同水库的适宜养殖方式,按《新邵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严格水库规范管理的通知》(新政办发〔2016〕30号)精神,所有小Ⅱ型以上水库,3年内全部退出承包养殖,全面推行人放天养养殖模式,合理搭配肉食性鱼类放养比例,完善水库渔业食物链,创造更好经济效益,使水库渔业由投饵施肥养殖向生态、环保、旅游、高效发展,不断提升水库渔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3)稻田综合种养功能区。

以迎光乡、新田铺镇、严塘镇、陈家坊镇、坪上镇、寸石镇为重点规划模式化稻田养鱼5万亩。其中“稻+(鱼、鳅、虾、蟹、蛙)”种养模式3万亩,“藕(莲)+(鱼、鳅、虾、蟹、蛙)”种养模式1.5万亩,“其它水生植物+(鱼、鳅、虾、蟹、蛙)”种养模式0.5万亩。(详见附件)

(4)特色渔业功能区。

休闲渔业:面积0.2万亩,总值达0.4亿元。一是以德源种养专业合作社、严塘镇棠溪生态园作为示范主体,打造以休闲垂钓、渔家乐、观光旅游渔业为主的现代都市渔业,进一步延伸渔业产业链,为农民增收拓展新的空间。二是资江河两库区、水库休闲渔业。要充分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建成集养殖、垂钓、旅游、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渔业基地,与白水洞旅游景点串联一体,推出一日旅游项目,重点抓好下源水库、尧虞塘水库、颜岭水库、枫树坑水库、等中型以上水库旅游观光、渔业休闲等综合开发。

冷水性养殖规划:我县冷水性鱼类发展滞后,冷水资源没有得到利用,现规划龙溪铺镇、严塘镇、潭府乡等乡镇为娃娃鱼、虹鳟等冷水性鱼类养殖区。

天然水域增殖区:为实现渔业自然资源增殖,充分利用好资江流域、石马江流域、龙山河及其支流的水域资源,面积10万余亩。开展库区人工放流增值工作,以投放清水鱼鳙鱼为主要品种,达到既改善水质又获得优质鱼产品的双重目的。

水产品加工规划:实现全县水产加工零的突破,培育、扶持龙头加工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以水产品加工、出口为主,带动广大渔户走向国内外市场。

四、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强化政策扶持。根据国家对渔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渔业生产,调整养殖生产结构,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务院批转了《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渔业发展的意见>》文件下发后,我们要抓住机遇,向中央、省争取渔业发展项目资金,扶持发展规模渔业、生态休闲渔业、水产品加工等龙头企业。

(二)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一是加大《渔业法》和《湖南省渔业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的宣传贯彻力度。加强渔政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严厉打击危害渔业生产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渔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快实施水域滩涂养殖证制度,加强对养殖水域滩涂的管理,规范养殖行为。三是加大治理水域污染力度,全力保护渔业水质环境,保障水产品的食用安全。四是积极做好渔业资源的增殖保护工作,大力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推行禁渔制度,促进渔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质量安全管理力度。一是要抓好水产病害测报体系、渔业环境监测体系、水生动物防疫检疫体系和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实现水产品检测和投入品的全程质量监控,完善水产品质量的市场管理制度,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实施无公害水产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充分落实无公害生产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苗种、饲料、药物等投入品的监督管理。三是加快水产健康示范场建设,发挥基地的示范辐射功能,提高全县健康养殖整体水平。

(四)加大科技体系建设力度。一是加强县、乡两级水产技术推广站体系建设,完善渔业技术服务队伍,同时加强设施建设,提高技术推广能力。二是完善渔业科技创新体制,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渔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塘、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三是加强对养鱼者实用技术培训,采用科技下乡、科技简报、科技讲座等形式,每年培训1000人次以上,全面提高养鱼者的素质,使他们掌握1—2门渔业实用技术,成为实用技术的明白人,带动广大农民致富。四是加强渔业信息网络建设,及时反映水产品供需情况、市场价格动态,分析市场供求与价格变化趋势,以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指导作用,加强渔业协会的建设,让更多的人自愿加入到协会中,推进产业的发展。

(五)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通过财政扶持、扶贫开发、银行贷款、项目补助、招商引资等办法,加大对渔业生产的投入,实施生态修复工程,重点实施池塘改造工程,加大池塘和小型水库标准化改造,促进渔业生产大发展。加快发展渔业基地示范建设,做到规模场上质量、上规模、上档次。规范培育水产品批发市场,搞活市场流通。

(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要加大在水面开发、水产品加工企业、渔业旅游开发等方面的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建成一批以名特优产品养殖基地为龙头的水产企业,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加快水产业的发展。

(七)实施渔业精品名牌战略。制定落实一村一精品、一乡(镇)一品牌的工作方针。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水产品质量水平和竞争力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特色产业基地为基础,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积极打造渔业品牌,以品牌促规模、以品牌拓市场,促进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推进现代渔业发展。

(八)加快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要以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积极引导农民组建各类渔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渔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继续深入探索渔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运作形式,发挥桥梁、纽带和服务作用。

附件:稻田综合种养功能区分布乡镇及主要养殖模式、品种

附件

稻田综合种养功能区分布乡镇及主要养殖模式、品种

序号

乡镇名称

稻田综合种养(亩)

其中

养殖主要品种

稻+(亩)

藕+(亩)

其它水生

植物+(亩)

1

迎光乡

3000

2000

500

500

四大家鱼苗、鲫鱼、泥鳅、鲤鱼、龙虾、

2

龙溪铺镇

3000

1000

500

500

鲫鱼、泥鳅、鲤鱼、龙虾

3

巨口铺镇

4000

1500

2000

500

鲫鱼、泥鳅、鲤鱼、龙虾、青蛙

4

新田铺镇

4000

3000

500

500

鲫鱼、泥鳅、鲤鱼、龙虾、青蛙、

5

小塘镇

5000

3000

2500

500

鲫鱼、泥鳅、鲤鱼、青蛙、龙虾

6

坪上镇

5500

4000

1500

四大家鱼苗、龙虾、泥鳅

7

寸石镇

4000

2000

1500

500

鲫鱼、泥鳅、鲤鱼、青蛙、龙虾

8

严塘镇

4000

3000

500

500

鲫鱼、泥鳅、鲤鱼、蟹、龙虾

9

酿溪镇

500

200

300

鲫鱼、泥鳅、鲤鱼、龙虾、

10

太芝庙镇

3000

2000

500

500

鲫鱼、泥鳅、鲤鱼、龙虾

11

潭府乡

3000

1800

700

500

鲫鱼、泥鳅、鲤鱼、龙虾

12

陈家坊镇

5000

4000

1000

鲫鱼、泥鳅、鲤鱼、青蛙、龙虾

13

潭溪镇

3000

1000

1500

500

鲫鱼、泥鳅、鲤鱼、龙虾

14

雀塘镇

2000

1000

1000

鲫鱼、泥鳅、鲤鱼、龙虾

15

大新镇

1000

500

500

鲫鱼、泥鳅、鲤鱼、龙虾

合计

50000

30000

15000

50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新邵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新邵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4305220007
备案号:湘ICP备2020018426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52202000102
0739-3606418
新邵县政府门户网站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