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邵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 来源:新邵县
  • 作者:新邵县
  • 更新时间: 2023-01-02 11:54
来源:新邵县 更新时间: 2023-01-02 11:54

县第十八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文件

关于新邵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2729日在新邵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就新邵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计划草案向大会报告如下,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列席人员和邀请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我县“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年度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8亿元,增长7.1%;财政总收入13.03亿元,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9亿元,增长14.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941元,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924元,增长7.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831元,增长11.2%;实际到位内资、利用外资、进口总额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一)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抢抓“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国家补短板机遇,围绕长江经济带、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谋划和实施项目,全年争取上级项目资金18.28亿元。储备投资1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103个。实施重点项目60个(含20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5.71亿元,其中市级重点项目20个(含1个省级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1.47亿元,为年度投资计划的125.97%省级重点项目1个,完成投资7.35亿元,为年度计划的183.69%省级重点项目邵阳雀塘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线项目被市发改委推荐为2021年度省级优胜项目,同时列入省“三高四新”重大产业支撑项目目录。市级重点项目新邵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项目在全市四个同类项目中建设进度最快,资江防洪风光带建设、经开区智能制造标准化厂房、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市级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二)新型工业持续壮大,园区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工业发展提质显著。累计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20.7亿元,同比增长7.75%,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引进产业项目47个,完成工业固投46.4亿元;完成工业增值税3.2亿元,同比增长73%;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4家,排名全市第三;5G基站完成建设运营116个,实现县城区域5G网络全覆盖;企业数字化改造、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取得积极进展。雀塘循环经济产业园中安安华10万吨再生铜资源化利用、鸿腾铝棒等项目顺利投产,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列为省级示范标杆企业。

科技工作不断加强。全年新认定高新企业12家,续评1家,引进高新企业8家;研发投入新增备案企业36家,研发投入251.07万元,全市排名第三;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942亿元,同比增长147%2021年全年财政科技投入9553万元,同比增长104%。湖南广信变压器绝缘纤维材料成功认定为省级单项冠军产品、科瑞生物“植物源”胆固醇技术成功进入科技部组织的“颠覆性技术创业大赛”决赛、首次引进国外两名高端人才等四项工作成果取得重大突破。

产业园区蓬勃发展。紧扣“五好”园区标准,“一区三园”建设成效明显,新邵经开区被列为全省22个产业高质量发展园区之一,全年实现财税收入7740万元,同比增长16%围绕循环经济、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医疗健康、机械与汽摩配件等主导产业建链、延链和强链,创新招商模式,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3家。引进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30个,合同引资11.8亿元。资江两岸园区华云路、湘商产业园污水处理厂、经开区先进装备制造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前期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惠扬医疗、东谷公园、炉渣综合利用、滨江南路等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塘口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大同门业、世驰科技、伟辉钢化玻璃等项目竣工投产;塘口“135”标厂7栋标准厂房、电子信息产业园14栋标准厂房基本完工。雀塘循环经济产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9亿元,实现税收2.83亿元,比去年增长61.7%。启恒环保科技5万吨废轮胎绿色高效利用等项目顺利投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生产线项目作为全市唯一县级独立实施的省重点建设项目被省人民政府通报表扬,成功创建为湖南省第一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坪上高铁新城园区汽摩配产业园一期25栋厂房全部建成并交付使用,汽摩配产业园二期项目推进顺利,高铁新城污水处理厂预计今年底可以分期投入使用。成功引进华登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人均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在全市率先“破零”。

(三)乡村振兴实施有力,“三农”工作稳步提升

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74.35万亩,粮食总产31.5万吨,均超额完成市定目标。完成高标准农田5.33万亩及4个万亩核心示范区建设,完成耕地抛荒治理1.19万亩。累计建成茶叶、中药材、水果等产业基地40.4万亩,其中50亩以上基地82个。创建家富三禾生态农业产业园等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3家;创建新邵县精亿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中药材种业产业园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家。潭府乡被认定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强镇。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增至505家,实现产值近12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5家,含省级龙头企业6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创建国家五星级休闲农庄1家、省五星级休闲农庄3家、四星级休闲农庄1家。获评第三批湖南省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脱贫成果巩固拓展。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选派驻村工作队171个,安排联村科级干部242名,实现413个村(社区)帮扶力量全覆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进一步健全,全县16073827名防返贫监测对象实现精准帮扶,无一人返贫致贫。科学规划产业,以产业发展为主导巩固扶贫成果。35家产业扶贫帮扶主体采取委托帮扶、直接帮扶、股份合作等模式开展帮扶。全县10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11个村签订了产业帮扶协议,通过在村建基地、购销农产品、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456320970人增收。全年组织24337户脱贫户参加各类就业培训,极大提高了脱贫户自我发展能力。白水洞村被评为2021年全国文旅系统唯一一个消费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

乡村建设卓有成效。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行动”等专项行动,各类环境问题逐项整改落实到位。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示范作用,深入联点社区(村)带头开展“星期五大扫除”活动,带动、引导、督促群众自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风尚。农村改厕工作有序推进,全年改造厕所8349座。加大示范创建力度,全年累计投入22639.7万元,成功创建美丽乡村示范单位45个,其中全域推进示范创建镇1个,省级特色精品乡村示范创建村1个,省级美丽乡村创建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创建村5个,县级美丽乡村创建村36个。开展农业文化遗产调查,收集整理宝庆桂丁茶、小塘麻鸭、陡岭烟叶等重点农业文化遗产项目12个,宝庆桂丁茶推荐列入国家农业文化遗产项目。

(四)文旅引领成效显著,服务业不断提档升级

文旅融合全面推进。我县开展了一系列重大文旅活动,文旅行业全面复苏,文旅经济快速增长,年度文化和旅游工作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承办了由省文旅厅、省委网信办主办的“策游潇湘‘营’出花YOUNG”湖南文旅推广活动暨“湖南之心·康寿新邵”网络文化旅游节;湖南卫视芒果TV大型青少年音乐旅行类真人秀节目《唱游少年季》五一专题在白水洞景区录制;启动了邵阳市中小学研学实践工作推进会暨“知行邵阳,文明旅游”主题研学活动。大团年青龙首峡谷景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茶马古道景区正式启动创3A各项前期工作。全年共接待游客639.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2.16亿元。

商贸流通日益繁荣。商贸流通领域蓬勃发展,培育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11家,限额以上商贸大个体16家,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1.83%。金融商贸加快发展,银行存贷比连续23个月排名全市县级第一。县工商联被评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湾田广场步行街被评为首批“湖南省示范步行街”。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大融富润等物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改造升级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有效助力解决农村线上购物的“最后一公里”配送和农产品销售的“最初一公里”运输问题。

消费业态蓬勃发展。注重培育壮大平台经济、网红经济、网络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高端民宿、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为主的新服务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县消费全方位升级。全年开展“新邵资味”年货节、51汉服文化节、粽情端午节等各类促消费活动50余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完成104.9亿,同比增速14.1%

(五)城乡建设统筹发展,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完成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有序开展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与城市边界线模拟划定,初步划定县城镇空间总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统筹县级国土空间规划框架搭建,明确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6个专项规划、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建设等为县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点建设内容。建立了县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外的圈外单独选址项目一张图。

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基本完成沙湾大桥建设前期工作;完成新阳路、大陈路、资江二桥给水管网等改造工程;完成九盛天福、佳源绿城、凤凰台等新建小区的市政管网工程;完成资江风光带中老工业园防洪保护圈一桥至游泳池段水利工程;完成长滩防洪保护圈段工程并移交使用;完成黄花园防洪保护圈九头岩区域并对外开放。基本完成新邵公园主要建设内容。城区新增公共停车位310个。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个,完成陈家坊镇棚户区改造二期880户。完成农村公路新建和提质改造30.5公里、农村公路安防设施172.248公里;完成县“十四五”农村供水项目实施方案编制,长塘水库等一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顺利推进,石马江新邵县治理工程、颜岭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进入招投标阶段。提质农村通信网络,建成334G基站及4个行政村光纤工程;完成乡村“雪亮工程”建设监控1000个;完成110千伏及以下行政村配电网改造工程。

城市管理日益精细。常态化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强化环境卫生保洁。全年投入中转站运行资金约1200万元,县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7%以上。严塘镇等7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成投入使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已完成投资70%,预计可以按时投产。狠抓市容环境整治,严控主次干道、重点区域的路障占道、违规施工、乱堆杂物等行为。对县城各类流动摊贩进行了集中整治,多次开展学校周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城区违法建设整治行动,共拆除违法建筑102处,拆除总面积2725㎡。坚持齐抓共管、综合施策、惩防并举,持续开展渣土运输、餐饮油烟污染、烟花爆竹燃放、秸秆焚烧等“四大专项整治”行动,有效控制各类污染源,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六)重点改革持续深入,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全面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了《新邵县2021年度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细化分解了四类事项62项重点任务。全面开展了放权赋权“回头看”,梳理并整改2019年以来放权赋权情况。下放下延村(社区)政务服务高频事项29项。纵深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已梳理规范296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公布落地285个“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全年共办理121149件“一件事”(含各分中心),办结率100%出台了《新邵县深入推进县直部门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实施方案》,全县1105项依申请类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大厅办理。推进“智慧政务”平台下延基层,全县413个村(社区)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平台全覆盖,基层公共服务工作(一门式)实现全覆盖。

协同推进财税改革。加强财源建设,积极稳妥化解政府债务,税收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还本付息39.26亿元,债务风险等级和预警级别实现“双下降”。纵深推进预算管理改革,严格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一般性开支,在上年基础上对一般公务费和专项业务经费压减10%;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全面推行预算公开制度,“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在政府网站上全面公开。政府采购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电子卖场在县内全面实施。财政投资评审机制日趋完善,财政监督机制持续创新,“互联网+监督”工作全面铺开。

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加强诚信建设宣传和诚信示范企业单位创建工作,《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办法》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积极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援企稳岗、降低生产成本等相关政策,全年减免税收4.6亿元。持续深入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通过“三强”行为优化项目建设环境专项治理以及企业周边环境走访排查等活动,公安机关共查处和破获涉企案件43起,快速处理了一批强行阻工、强拿硬要、强揽工程的违法犯罪分子,进一步优化了施工环境。2021年我县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位列全省前50名。

(七)民生保障切实增强,发展成果更加普惠

坚持民生改善优先,以民生实事促进共同富裕。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超过70%18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部超额完成。

保障力度持续加大。全年完成城镇新增就业4988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19人,完成各类培训3707人,均超额完成市定目标。新增发放创业贷款102户,贷款金额1640万元。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29%。零就业家庭动态全部清零。全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47.73万人,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县养老服务综合指导中心建设和雀塘镇敬老院提质改造工程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完成社区养老互助设施32家,166名精神特困人员实现集中供养,高质量完成3200人居家养老服务任务。持续推进“基层基础基本建设年”工作。打造了小塘镇等3个标杆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完成五泊山烈士陵园提升改造,新建了陈家坊等五个乡镇烈士陵园。整理公布了《2021年新邵县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2021年新邵县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的通知》。加强教育收费管理工作,切实规范教育收费秩序。重点监测粮油肉蛋菜价格动态,稳定市场供应,保障了市场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初中毕业水平考试合格率与优秀率进入全市先进行列。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年累计投入办学条件改善建设资金2.06亿元,新建3所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创建市级示范幼儿园3所,新增公办园学位1408个;酿溪镇第四完全小学整体搬迁项目和新航中学新建教学楼主体工程建设完工;完成了龙溪铺镇高冲小学等10所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提质项目建设,创建省级示范性标准化寄宿学校5所、市最美校园1所,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2361个。建成全市最大规模的研学与学生劳动实践基地——白水洞研学实践基地,强化“三通两平台”和教学功能室建设。积极改善食堂环境,全县中小学校100%实现“明厨亮灶”。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中高考改革全面实施,学生五项管理全面落实,“双减”工作全面推进。

医卫水平稳步提升。以新冠疫情防控为重点,坚持做到三个“常态化”,全面构建免疫防控体系。强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年共接种新冠疫苗1014047剂次,实现县内零输入、零发生、零感染。继续贯彻执行医药体制改革政策,抓实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全县共采购药品6800余万元,为群众让利1300余万元。积极提升医疗服务基础建设,新增医疗和养老床位100个。县红十字会医院搬迁工作全面完成,正大邵阳骨伤科医院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预计年底可投入使用;积极推进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全县建制乡镇卫生院均已建成中医馆。进一步完善卫生人才发展规划,组织各镇乡卫生院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参加省、市卫健委的各项业务培训15次。

文体事业全面发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正式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现乡镇全覆盖;全县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制建设全部完成并正式运行;新邵体育馆等设施进一步完善并全面开放,县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均免费对外开放;新建城区休闲文化广场4个。成功推送《新农村赞歌》等四个作品参加湖南省文旅厅组织的“艺心向党•云游湖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作品创作和征集活动;创作小戏作品《书屋情深》参加第七届湖南艺术节群文专场;在全县开展平安建设宣传月等演出活动150场次。致力打造健康新邵,开展了全民健身风采展示、24式太极拳比赛、机关干部职工篮球赛等多项体育健身活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龙山药王医药文化”成功申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共湘西南特委旧址”成功申报湖南省第十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生态文明建设有力。县域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完成《新邵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编制并通过省厅专家评审。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的23个问题都全部落实整改销号。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开展了建筑工地、渣土运输、杂草垃圾焚烧、烟花爆竹燃放、工业企业等专项环境整治,“夏季攻势”22项任务均已基本完成;“河长制”“林长制”有效实施,月清“三地两矿”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有效推进,完成营造林11.5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7.98%;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PM2.5平均浓度等指标均好于国家考核目标。颜岭水库美丽河湖建设被评为湖南省美丽河湖建设先进典型案例。

公共安全持续稳定。加强安全生产督促检查,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守住安全生产红线,连续14年保持“全省平安县”称号。抓好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等重点领域工作。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和新时代县域警务工作,扎实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从严抓好扫黑除恶、禁毒、电信诈骗防范等工作,集中治理重复信访,积极化解信访积案,连续2年创建成为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社会综合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同时,退役军人事务、机关事务、民族宗教、气象、档案等工作取得新进展,老干、工会、青年、妇女、慈善、红十字等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新成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二是随着减税降费、惠企惠民的政策实施,财政收支压力加大;三是缺乏重大项目支撑,发展后劲仍需增强;四是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生产成本高、融资难的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二、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2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一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落实省、市第十二次和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力实施“二巩固三创建四大战略”,加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新邵的美好未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据上述要求,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

——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1.0%

——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围绕以上预期目标,将重点把握以下八个发展方向:

(一)加快产业园区升级,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特色工业为引擎,以“一区三园”为支撑,坚持扶引龙头、培育集群、做大产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255.3亿元。

一是抓实“五好”园区建设。锚定创建“五好”园区目标,强化“五好”园区创建措施,着力加速资源要素集聚,推动园区“主、特、新”产业引进、培育和发展,对“一区三园”实行有效整合,进一步做大经开区经济体量,做强主特产业。资江两岸园区推进华云路、创业路、狮子岩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塘口“135”标厂、雪峰路、石背垅路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大益食品、惠扬医疗、炉渣综合利用处理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雀塘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推进扩区调区工作,着力促成计划总投资40亿元年产30万吨高纯铜基础材料生产项目及总投资2亿元的赢家报废汽车拆解项目建成投产。坪上高铁新城工程机械汽摩配件产业园重点盘活现有资源,加快二期标准化厂房建设。完善园区“以亩产论英雄”评价激励机制,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加快闲置土地和“僵尸企业”处置,不断提高土地使用效益。

二是抓实产业发展升级。加快传统品牌转型升级,重点培育高新技术品牌。力争新增国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16家。积极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围绕机械智能制造、循环经济“一主一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全力促成退役锂电池循环再利用、广信公司搬迁扩能等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好的重点项目落地投产。开展“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培育和引进规模工业企业40家以上。做大做强领军企业,构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进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计划,推动广信科技上市、科瑞生物进入精选层,力争实现本土上市公司“破零”。

三是抓实营商环境优化。认真落实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推进“六个一”工作,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继续开展“精准帮扶、纾困增效”行动,确保每月26日的企业帮扶日工作卓有成效。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加强涉企负担监管,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深化政银企合作,用好用活“信易贷”政策,引导金融机构不断丰富和创新金融产品,让金融“活水”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大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本,帮助企业解决缺工、缺钱等问题。积极构建“亲”“清”型政企关系,严厉打击妨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各类违法行为,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营造“亲商、扶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助力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有序推进乡村振兴

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完成“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编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继续落实“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建立常态化预警处置机制,加强重点对象监测,严防出现规模性返贫。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和后续管理工作,重点做好产业帮扶和稳岗就业工作,切实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七大专项行动”,压紧压实驻村工作队、联村科级干部、驻村干部责任,抓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和示范创建,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耕地抛荒治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全县55.9万亩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73.5万亩以上、粮食总产31.1万吨以上。计划投入8752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5.47万亩。争创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产油大县。继续充实“菜篮子”,稳定生猪产能和蔬菜供应。继续按照“五个好”的要求,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培育壮大中药材、茶饮、果蔬、富硒农产品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完成农业科技园建设,支持潭府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有序推进下源、尧虞塘等4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引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雨泉农业、兴盛茶业、尚源酒业等稳定发展。持续打响新邵农产品品牌,加快新邵玉竹、小塘麻鸭等地理标志产品建设,力争“两品一标”农产品5个以上。大力推进电子商务经济,积极培育“网红”农产品,打造网络长效品牌。

三是积极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村庄规划编制,进一步规范农村建房,构建干净、整洁、有序的乡村空间,提升村庄整体风貌。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档升级,建设干线公路24公里,重点推进G207新邵县绕城公路(二期)、雀塘至太芝庙等公路工程建设;建设农村公路78.3公里,重点推进长冲铺至柏水、孙家桥至花桥等公路建设;“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50公里,创建美丽乡村路30公里,县道标准化水沟路肩改造50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好路率提升2个百分点。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强化河湖“四乱”管控。计划投入2653万元推进石马江三期治理项目;抓好长塘等一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完成颜岭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完成水利部批复的18座各型水库雨水情测报设施及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任务。加大电力设施建设投入。计划投资3970万元新建110kV花桥变;投资1500万元完成35kV层面花桥配套出线2回;投资550万元完成新田铺变1号主变增容改造;投资4400万元用于10kV及以下电网改造。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重点培育白水洞旅游康养研学小镇、雀塘循环经济产业小镇、坪上汽摩配件产业小镇、新田铺通用航空产业小镇、巨口铺桂丁茶文旅小镇。健全完善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让乡村生活更加美好。

四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全面开展“星期五大扫除”活动,持续推进“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做到村村整洁、家家干净。加快厕所改造和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3000个农村改厕任务,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以上,完成2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全县乃至全省样板标杆示范点。

(三)突出全景新邵建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是围绕“全景新邵”主目标,加速全域旅游建设。启动白水洞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加快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游步道建设,加快严塘铁砂亭茶马古道、潭府精灵果果乐园等3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加快太芝庙龙山至潭溪玄本村、坪上小河村至清水村通景公路工程建设。积极培育旅游新热点,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推广打响新邵旅游特色品牌,积极承办体育赛事、工会活动等,吸引更多游客来“打卡”。积极推动文旅、农旅、商旅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全域旅游内涵,加大具有新邵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开发力度,丰富旅游产品及服务供给,助推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建设。

二是扩内需促消费,完善商贸流通体系。着力推进流通领域和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推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速增效,培育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15家。持续引进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力争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6.5%15%,存贷比保持在70%以上。大力发展“互联网+社会服务”,促进新型文旅消费,推动消费新业态向农村延伸,倡导推广绿色消费。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围绕小塘麻鸭、桂丁茶等特色资源产品,提升标准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打造文化创意街区、特色商业示范街区、夜间经济示范街区等消费平台。力争全年电商销售农产品零售额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

三是着力培育外贸出口新增长点。发掘我县具有外贸出口潜力和实力的企业,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做强做大重点企业。打造以资江电子为代表的电子出口企业;积极扶持农副产品、发制品、汽摩配件等产品的出口;指导中安安华等企业扩大金属铜、铝等产品出口。支持本地企业开展海外劳务输出。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5%

(四)强化项目拉动作用,夯实发展后劲基础

坚持项目引领,2022年拟争取上级各类项目资金17亿元以上一是科学储备前期项目。2022年储备重大前期项目102个,概算总投资437.82亿元。储备重点建设项目共63个,概算总投资228.7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7.69亿元。重点调度抽水蓄能、整县光伏开发、通用机场、沙湾大桥、高纯铜基地等重大前期项目。二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推进省级重点建设项目2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5个、县级重点建设项目63个(其中新建项目24个,续建项目39个),年度计划总投资59.69亿元。重点推进邵阳雀塘循环经济产业园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循环利用项目、湘中亚一国际物流园、S244太芝庙至雀塘公路续建项目等项目建设。三是强化项目调度管理。加大争资引资力度,落实各项信贷优惠措施,全力化解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监管,确保政府投资得到有效利用。对全县重点建设项目实行“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持续跟进项目建设进度,严格绩效考核措施,确保重点项目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五)持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一是加快实施融城发展。发挥近城的优势,积极对接邵阳市中心城区“北融”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市县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与市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争取将沙湾大桥建设列入全市重点项目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尽快开工建设;分批次启动雪峰大道、邵西大道、财神路等融城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市中心通用机场建设,逐步构筑“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

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品质城市·幸福新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县城和省级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常态化推进国家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加快推进小河街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新邵公园、东谷公园、酿溪社区公园建设;统筹推进湾田广场等片区开发;完成老印刷厂家属区等10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大坪七秀路延伸段(芙蓉学校段)和关冲安置线道路工程建设;完成县城停车场一期建设;改造城区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健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打造资源聚集、功能完善、文脉传承、特色鲜明的城市片区。

三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着力解决市容秩序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加强新城区环卫设施的布局规划,逐步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全力推进新邵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建设,力争如期投产。持续开展占道经营、禁燃禁放、渣土扬尘污染等重点领域的集中整治工作,坚持“露头就打、动工就拆”的“零容忍”高压打击态势,持续开展违法建设治理行动。充分利用好“星期五大扫除”平台,加强居民院落、背街小巷、集贸市场整治,建成一批“完美社区”,有效提升城市承载力、吸引力和竞争力。

(六)聚焦重点领域改革,有效激发内生活力

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用改革创新激活发展动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发展机制,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有力推进商事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等改革。按照市编委关于园区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将园区机构和人员改革配备到位,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园区管理和考核体制,落实园区赋权事项,实现园区事项园区办,全面助力“五好”园区建设。构建发展精细农业体制机制,建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着力解决床位、学位、车位、厕位等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办好省、市9件民生实事。

一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就业优先战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岗就业政策,全面推进稳就业工作,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49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以上,各类培训1600人以上;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全部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落实最低生活保障、特困救助等政策;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专业养老机构的融合发展,完成安联体建设项目并投入使用,建设老年驿站25家,推动陈家坊中心敬老院投入使用。

二是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学前教育普惠力度,力争公办园占比50%以上,新增幼儿园学位450个。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继续落实学生五项管理,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抓严校外培训治理。统筹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力争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2%以上,全面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额。启动实施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推进迎光乡中心幼儿园等公办园建设;做好酿溪镇第五完全小学和酿溪镇第一幼儿园建设的前期工作,加快酿溪镇第四完全小学整体搬迁项目建设;建设新田铺镇中学等6所标准化乡镇寄宿制学校;加快新邵二中提质改造进度,做好新邵一中改扩建前期工作,争取新邵职中实训楼建设项目纳入中央预算内投资。

三是守护群众健康安全。持续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落实网格化管理,增强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继续开展疫苗加强接种工作,争取“应接尽接”,守护好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加强“健康新邵”建设,实施“三医联动”改革,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中医馆进基层”提质行动,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稳妥实施全面三孩政策,做好计划生育特困家庭扶助关爱工作。推进医疗康养项目开放融合,促进我县医养结合型医院的建设,确保今年正大邵阳骨伤科医院新院投入使用。

四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推进湖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21年-2025年)的相关工作,继续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事业,普及全民健身,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八)坚持绿色生态优先,不断提升安全发展水平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示范县创建为主线,着力打造幸福美丽新新邵。狠抓中央、省、市交办问题及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监管,继续深入开展好专项整治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抓好2022年夏季攻势,全面完成省市相关任务。持续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和园区环境整治,抓好污染减排。进一步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培育发展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促进县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施“三高四新”财源建设工程,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有效强化特种设备、商品监管力度。持续推进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安全生产监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应急救援等联防联控机制,高效应对气象、地质灾害,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和非生产经营性安全事件。坚决维护社会稳定。推进信访“治重化积”行动,推动信访交办件逐步清零,保持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打赢禁毒与反电诈人民战争。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盗抢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促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各位代表,新的蓝图令人憧憬,新的征程任重道远,新的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虚心听取各位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建议,牢记嘱托、坚定信心、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大力实施“二巩固三创建四大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新邵,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新邵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新邵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4305220007
备案号:湘ICP备2020018426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52202000102
0739-3606418
新邵县政府门户网站联系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