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晚,新邵县严塘镇花亭子村“乡村大舞台”灯火璀璨,鼓乐喧天,人头攒动,由新邵县戏剧家协会自兴戏剧团复排的大型古装花鼓戏《奇冤记》汇报展演在这里举行,吸引了周边戏迷群众500余人前来观赏。现场气氛热烈,欢声笑语,掌声雷动。
《奇冤记》与河南郑州《卷席筒》、安徽泗州《小苍娃》为同题剧目,其传统版本在豫西民间流传数百年。以唐代河南登封县曹保山家族的恩怨情仇为核心情节,以主人公曹张苍(苍娃)舍身救嫂的善举传递伦理价值为主线,歌颂了苍娃的正直善良、勇于牺牲的高尚品德,鞭挞了毒死丈夫嫁祸媳妇的苍娃亲生母亲曹张氏自私狠毒的丑恶嘴脸,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伦理悲喜剧。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奇冤记》在新邵由原县花鼓戏剧团排演,曾经风靡一时,蜚声三湘,当时在省市县各大小舞台展演2000多场次,深受戏迷群众喜爱。后来由于原新邵县花古戏剧团改制人员解散而流失。
今年来,新邵县戏剧家协会自兴戏剧团团长唐自新投入资金近30万元,召集原县花古戏剧团老一辈艺术家和县内文艺爱好者,重新挖掘整理传统剧本,组织演职阵容,把流失已久的《奇冤记》再次搬上舞台。在复排《奇冤记》工作中,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文旅局、白水洞管理处、严塘镇及县戏剧家协会等高度重视,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当晚的汇报演出中,全体演职人员配合默契,尽显身手,异彩纷呈,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好久没有看到这么优秀的花鼓戏剧目了,这部戏剧情引人入胜,故事感天动地,令人惊叹!”来自白水洞村的曾大爷在观看汇报展演后赞不绝口。
“复排大型传统花鼓戏《奇冤记》,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振兴、助推文明城市建设、预热旅发大会、提升严塘知名度有着深远意义。我们希望《奇冤记》这个优秀剧目进一步优化剧本内容,提高演技水平,将其打造成为新邵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严塘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蓓深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