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促进新邵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奠定的坚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艰难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四做”战略和“两重点三主要”责任目标体系,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成功战胜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健康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全县经济快速增长,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7.68亿元增加到2010年(现价,下同)的59.05亿元,年均增长11.6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达到7400元。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财政总收入由1.47亿元增加到4.0019亿元,年均增长22.11%,提前一年实现翻番,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由5.31%上升到6.78%,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由56.33%上升到78.11%。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扩大内需效果明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93.92亿元,年均增长38.2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9.23亿元增加到21.86亿元,年均增长18.83%。2010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62.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4.37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加33.41亿元和20.9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6.6%和20.7%。

GDP总量增速图



财政总收入增幅图

   

2、三次产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2.9︰27.5︰39.6调整为2010年的27.4︰38.6︰34.0。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工业总产值从18.48亿元增至74.23亿元,年均增长32.1%;工业增加值由5.84亿元上升到20.07亿元,年均增长22.4%;规模工业增加值由3.23亿元增长到19.07亿元,年均增长31.34%;规模工业企业发展到86家,工业企业实缴税金由0.67亿元提高到2.03亿元;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84.84%。优势产业不断壮大,基本形成了矿产冶金、机械制造、造纸、化工、水电、建材、农产品加工、电子等八大优势产业。新邵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集聚效应更加明显,累计引进入园企业达24家。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农业总产值由14.1亿元增加到23.2亿元,年均增长3.8%,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427家,其中规模企业26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82个。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观。第三产业日趋活跃,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0.95亿元增至20.05亿元,年均增长10.22%。白水洞、白云岩、龙山森林公园等景区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不断健全,消费市场持续活跃。

3、基础条件日益改善。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增强。衡邵、娄新、安邵、邵坪4条高速公路相继开工建设,并在境内设有           8个互通和4条连接线;沪昆高铁经过新邵并在坪上设邵阳北站;G207、S217改造进展顺利,对外交通大循环基本形成。能源保障更加充分。总投资18亿元、总装机17.7万千瓦的筱溪电站和晒谷滩电站全面投产发电,第一轮电网改造全面完成,酿洪110千伏等一批重要输变电工程相继竣工,生产生活用电得到充足保障。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完成通畅工程1260公里、通乡公路120公里,到2010年底,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830公里,乡镇和行政村的公路通达率分别达到100%、98%,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共投入资金4.1亿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6.67万处,处理病险水库56座次,混凝土防渗渠道386公里,解决10.76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改善灌溉面积9.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6万亩。城镇面貌逐步改观。全县城市化水平达到36.9%,比2005年增长10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9.87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7.27平方公里。县城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县城建城区面积达到11.6平方公里。新邵经济开发区规划调整及其拓展区详控规划、旧城改造详控规划和资江风光带详控规划编制全面完成。酿溪大道全线贯通,资江二桥建成通车,新邵大道开工建设,绕城线建设快速推进,县城框架进一步拉开。酿溪生态园一期工程全面完成,二期工程进展顺利,从邵阳接引自来水工程成功向县城供水,县城下水道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防洪堤工程基本完工。“金、银三角”改造全面完成,县城面貌不断改观,城区功能更加完善,城镇品位明显提升。

4、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5552.4元提高到10517.6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17.5元提高到2893.78元,年均分别增长13.63%和7.48%。发放良种补贴、种粮补贴、农机用油综合改革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共80232万元。共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4%,失业、医疗、工伤保险覆盖面达到97%,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正式启动。社会救助体系日渐完善,五保户集中供养、城乡低保、城镇公共租赁房建设、救灾等制度全面建立,发放社会救助资金1.09亿元,解决1556户困难群众基本住房问题,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扶贫开发进卓有成效,成功实现稳定脱贫2万人,减少低收入人口3.2万人。移民后扶工作扎实推进,累计投入后扶资金1.54亿元,移民人均年收入大幅提高。

5、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科技创新成效明显,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95项,申请专利141件,实施65件,获省科技进步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10项。获国家奖励的科普示范基地3个,科普长廊1个。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和教育“两项督导”评估;完成校舍危房改造项目151个,面积86605平方米,新航中学正式交付使用,初步缓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的问题,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文体广播事业更加繁荣,乡镇文化站建设全面覆盖,成功举办第九届赛双清艺术节,获得“中华诗词之乡”荣誉称号;组团参加市第二届运动会,获得金牌总数、团体总分全市第二的好成绩;加强数字电视建设和有线电视推广,全县数字电视用户达1.8万户,解决了272个自然盲村7431户25941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健全,共新建、改建22处乡镇卫生院、34处村卫生室,疫病防控、医疗救治水平显著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75%。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稳步提升,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5%以上,出生率控制在12‰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连续六年保持全省一类县水平。国土工作切实加强,连续五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基本完成龙山河小流域治理,全面规范雀塘再生资源集散市场,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20%、13%、12%。安全生产“四项指标”明显下降,信访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社会矛盾三级联调有力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有效,着力解决一批严重困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矛盾,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连续三年获得全省“平安县”称号。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村民自治和社区自治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继续扩大。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工作,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依然不大。缺乏大产业、大企业的支撑,经济总量较小,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二是产业结构依然不优。产业集群度不高,初级和低端产品比重较大,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任务艰巨。三是“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业基础比较薄弱,靠天吃饭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农民增收存在新的制约。四资源环境问题依然严峻。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循环,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适应,节能减排和发展转型的压力依然较大。五是公共服务相对短缺。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就业、医疗、教育、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同时,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仍未得到有效解决,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在“十二五”期间需要着力突破。

(二)“十二五”面临的宏观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新邵加快科学发展、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6、“十二五”时期新邵发展面临的机遇。

后金融危机时代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带来发展新机遇。“十二五”时期,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存在,世界经济复苏之路缓慢艰难,国际经济形势仍然纷繁复杂,但全球经济在重大调整中将逐步走向再平衡,国际资本流动将再趋活跃,国际产业将加快转移,全球经济具备持续增长的动力,将进入下一个景气阶段。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亦将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保持稳定、连续的宏观政策基调,维持稳定的经济增速,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我省“一化三基”(即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一化带三化,即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加强三个基础,即加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工作。)、“四化两型”(四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战略深入实施,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全市“十二五”期间突出“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后发赶超、实现富民强市”战略,经济社会将实现快速健康发展。我县多年来的持续投入,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处于加速发展的大好时期。

国家实施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带来发展新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纵深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实施,将出台扶持力度更大的一揽子新政策,在地域特色优势产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和项目倾斜。特别是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和生态治理区扶持力度,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加快构建和我省湘西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将有利于我县发挥比较优势,争取更多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巩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带来发展新机遇。沿海地区资源、能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过度发展,造成资源紧张、能源短缺、出口受阻、市场有限、劳动力不足,迫切需要通过向内地转移产业来克服困难,许多企业开始在内地寻找栖身之地。我县具有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将成为不少企业首选之地。这有利于我县吸收产业、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实现借力发展。

我县交通区位条件的改善带来发展新机遇。我县是湖南地理位置中心,属邵阳“1小时”经济圈和省城“2小时”经济圈。境内湘黔铁路跨县而过,320国道、207国道和217省道贯穿全境,在建和规划待建衡邵、娄新、安邵、邵坪、邵金5条高速及14个互通,一条冷邵铁路,一条娄底至邵阳城际铁路,加上沪昆高铁经过我县并在坪上设市级站十二五”期间,随着这些项目的建成,我县将融入全省、全国交通大网络,成为我省一个新的交通枢纽中心,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发展机遇将越来越多。

7、“十二五”时期新邵发展面临的挑战。

绿色增长的压力。“十二五”时期,国家对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更高,环保指标成为贯穿于经济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重要“红线”,一定程度制约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如何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强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结构调整的压力。“十二五”时期,国家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将进一步抬高项目审批、土地供给、信贷投放等门槛。我县产业结构不优,高新企业偏少,工业效益不高,经济发展主要靠投资拉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将一定程度影响和制约我县加快发展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是“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区域竞争的压力。“十一五”期间,我县各项经济指标有了大幅提升,但与全国、全省发达区县相比,总量依然偏小,平均GDP只有全省的33%,全国的26%。“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各种政策、项目和资金的争取都将更加激烈,面对不进则退、慢进亦退、千帆竞发的竞争形势,如何加快经济发展,大幅缩小与省内先进县市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仍是“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

社会矛盾的压力。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有待加强。教育、卫生、科技、文体等社会事业投入仍然不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仍然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社会矛盾还比较突出,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发展过程中征地难、拆迁难、代价高、程序复杂,压力较大。如何有效改善民生,实现共建共享,仍是“十二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根本问题。

二、总体构想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以加快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推进“四化两型”为主攻方向,以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为根本任务,围绕“一心两区三极四带”发展布局,紧扣“产业、项目、财源、民生”四大建设,坚持扩大总量与调整结构并行,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并重,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并举,努力实现加快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创新发展,促进经济更加繁荣、生活更加富裕、环境更加优美、社会更加和谐,为使我县挤进全省经济格局第一方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加快发展。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扩大经济总量,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好字当头,好中求快。

----坚持协调发展。强化统筹协调理念,更加注重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消费模式和城乡建设模式,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以民本民生为出发点,推动社会事业全面繁荣,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发展改革带来的成果和实惠。

----坚持创新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实现创新与转型的有机结合,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

(二)发展目标

根据新邵县情和发展趋势,初步确定“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更加繁荣。GDP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15年全县GDP突破100亿元,人均GDP达到1.2万元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15年末达到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5%左右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到2015年末达到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0%以上。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突出,工业化率超过35%,高新技术附加值比重明显增加。

----生活更加富裕。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年均增长9%和7%,分别达到16190元和4060元。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房面积达到35平方米。

----环境更加优美。“十二五”期间,全县城镇人均公共绿地达到5.6平方米/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80%,森林覆盖率达到56%以上,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0%,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分别削减8%、9%、7.5%、4.5%。

----社会更加和谐。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就业、养老、社保、医疗、教育和住房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大致均等。“十二五”期间,全县学前一年教育率达98%以上,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年巩固率分别达97%、95%以上;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平均增幅在6.5‰以内,期末全县总人口控制在83.6万以内。80%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完善创新机制,技术创新对企业产值增长率不低于50%,科技三项经费达到占县财政预算总支出1.0%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0%,农业科技产品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的40%以上。

(三)空间布局

承接“十一五”时期空间布局的建设成果,按照主体功能区划,结合县域生态承载能力和“十二五”交通状况,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布局路线为 “一心两区三极四带”。“一心”:即一个经济发展中心——县城酿溪镇;“两区”:即酿(溪)严(塘)雀(塘)新(田铺)经济核心区、环沪昆高铁邵阳北站新城镇示范区;“三极”:即陈家坊、寸石、龙溪铺三个经济增长极;“四带”:即沿207国道经济带、沿217省道经济带、沿渔龙公路经济带、沿资江生态经济带

----经济发展中心—–县城酿溪镇。县城酿溪镇是产业布局的重点,是经济发展的中心。结合邵阳市 “双百” 城市发展战略,发挥近城优势,南连北扩,东延西拓,连市融城,打造邵阳市新城区。酿溪老城区进行功能提升和旧城改造,打造商贸服务中心;新邵经济开发区打造产业聚集中心;酿溪生态园打造高档宜居小区;邵西大道、新邵大道区域打造行政中心、服务中心和体育中心;沿资江及酿溪河打造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中心。

----酿(溪)严(塘)雀(塘)新(田铺)经济核心区。将酿溪、严塘、雀塘、新田铺纳入县域核心经济区,最大程度利用其辐射功能,带动县域经济发展。重点抓好近郊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推动四镇相向联动发展,促进四镇经济一体化。

----环沪昆高铁邵阳北站新城镇示范区。以沪昆高铁邵阳北站为中心,在双石、东岭、新开等村规划建设6平方公里的新城(一期),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和服务业,打造新城镇示范区。

----三个经济增长极。以陈家坊、寸石、龙溪铺三个中心镇为支撑点,打造三个经济增长极。陈家坊重点发展服装、鞋业、箱包业;龙溪铺重点发展石材业;寸石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四条经济发展带。沿207国道经济带,包括严塘、寸石、坪上,辐射潭溪,重点发展新材料、建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沿217省道经济带,包括新田铺、巨口铺、龙溪铺,辐射小塘、迎光、大新,重点发展有色金属、石材、槽楔、化工等产业;沿渔龙公路经济带,包括雀塘、陈家坊、潭府、太芝庙,重点发展再生资源、箱包、林竹加工等产业;沿资江生态经济带,重点发展苗木花卉、无公害水产、休闲旅游等产业。

三、主要任务

(一)扩总量,增效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坚持把壮大工业经济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引擎,按照“资源与产品对接,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集群发展”的目标,提升传统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工业经济量质双增,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到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82亿元,年均增长19%;工业增加值48亿元,年均增长18%;工业入库税收4.6亿元,年均增长18%;规模工业综合效益指数达到200%;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0%。

8、扎实推进园区建设。把园区作为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主阵地来抓,着力建设特色、生态、高效园区。突出抓好新邵经济开发区建设。加快园区扩规步伐,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园区往石背垅方向拓展,期内面积发展到13.17平方公里;完善园区综合配套服务功能着力抓好亮化、绿化、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物流配送邮政资讯、供电供气、金融服务、医疗卫生污水处理等配套服务创新园区管理模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企业发展创造优越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吸引产业、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园区集聚,努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入园,不断增强园区发展实力力争到2015年,新邵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超过260家,园区经济年产值突破60亿元。扎实抓好乡镇工业小区建设。优化乡镇工业产业布局,着力形成各具特色的乡镇工业经济,重点抓好雀塘、陈家坊、巨口铺、龙溪铺、寸石等5个乡镇工业小区,龙溪铺工业小区重点发展石材加工业,陈家坊工业小区重点发展服装、鞋业、箱包产业,雀塘工业小区重点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巨口铺工业小区重点发展槽楔产业,寸石工业小区重点发展农产业品加工业。“十二五”期末,五个乡镇工业小区初具规模,入园规模企业达30家以上、产值20亿元以上。

9、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围绕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把握国家大力支持自主创新的良好机遇,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冶炼、造纸、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做强冶炼业。重点扶持新龙矿业、辰州锑业等骨干企业,着力盘活阳光电化,加快建设曹家坝钨矿、大新黄金矿、富冲矿业。规范矿产资源管理,拉长矿石产业链,发展矿产品精深加工,形成冶炼产业集群,提高行业竞争力。到2015年,力争冶炼产业实现税收1亿元。做特造纸业。以湖南广信为龙头,着力抓好特高压变压器纸板和大型变压器绝缘件项目、1.6万吨/年超厚电绝缘纸板生产项目,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国家级品牌,力争把我县建成全国特种工业纸板基地。做优化工业。以兴肥公司、邵阳三化为龙头,加大技扩改力度,加快合成氨脱碳扩改项目、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等项目建设步伐,推动产业效益提升。力争到2015年,化工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2亿元。做活建材业。充分利用龙溪铺、严塘、大新石材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整合零散粗加工企业,提高石材资源利用率和附加值。做响制造业。着力抓好新邵经济开发区家用电动轿车生产基地,扶持大成科技、三良泵业技扩改,加快建设印机厂生产线及新产品研发项目,发展壮大制造业。

10、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国家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把握新兴科技和产业发展动态方向,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着力在生物科技、节能环保、中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取得较大突破,加快形成工业经济新增长点。新材料产业。依托仁海科技、佑华净水等重点企业,着力抓好特种耐火材料及其他高科技产业项目、10万吨新型无机高分子环保水处理材料项目;中医药产业。以邵阳正骨医院为龙头,兴建新邵中医药产业园,发展壮大中药材种植基地,积极加强与国内外制药企业和中药材市场合作,引进中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发展高科技制药制剂,抓好医疗器械生产、药品包装及药流,延长中药材产业链;生物科技产业。依托科瑞生物等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生物科技开发;节能环保产业。加强与发达地区及科研院所合作,共建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平台,加强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重点发展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开发、余热余气循环再利用、固体废弃物污染处理等。

11、着力抓好骨干企业。深入实施大企业带动战略,加快培育一批旗舰企业,着力打造工业经济强力引擎。积极引导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大力扶持有潜力、有优势的企业创名牌、上品牌、扩规模,重点支持新龙矿业、辰州锑业、广信造纸、新印机等一批基础好、发展稳、潜力大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湖南广信、大成科技、仁海科技、心连心食品、兴肥实业、科瑞生物、曹家坝多金属矿业、富冲矿业、邵阳三化等企业发展壮大。加大骨干企业扶持力度,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向骨干企业倾斜,实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及时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种问题。研究探索企业融资新途径,积极加强银企对接合作,帮助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低成本扩张和裂变式增长,重点推进湖南广信上市进程。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2015年,力争实现税收过亿元的企业1家,税收过5000万元的企业3家,税收过1000万元的企业15家,规模工业企业达到125家。

(二)创特色,促增收,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依托资源优势,坚持市场导向,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构建具有新邵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到2015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2.3亿元,年均增长5.5%。

12、加快“三个农业”发展。围绕近城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优势,跳出传统思维,打破传统模式,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着力发展休闲农业。积极整合农业资源,深入推进农旅结合,在县城周边、旅游区附近以及大中型水库,大力发展以绿色、生态、参与、体验为特点的休闲山庄、休闲农庄、休闲果园、休闲渔业等休闲农业,重点抓好大新户外旅游休闲、资江生态经济带、辉耀农林科技生态园、夏家棠溪生态园、雀塘柳山休闲生态园和盛源生态农业基地,努力打造农旅结合典范,推动我县传统农业向复合型现代农业转变。着力发展特色农业。突出抓好迎光蔬菜、小塘葡萄、寸石辣椒、龙溪铺金银花、下源水酒、小塘麻鸭和太芝庙食用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发挥品牌示范效应,集中发展专业化、区域化、特色化的优势特色农产品,尽快形成一批具有新邵特色的农业品牌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防治,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积极创立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重点抓好城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无公害淡水鱼产业化基地和盛源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到2015年,全县“三个农业”初具规模,实现产值1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60%以上。

13、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紧紧抓住企业化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两大关键,以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要求,重点抓好七大标准化生产基地:以G207线、S217线和渔龙公路为主轴的25—3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龙溪铺、雀塘、小塘、新田铺、巨口铺、陈家坊、太芝庙、迎光和潭府等乡镇的10万亩油茶生产基地;酿溪、严塘、新田铺、迎光、寸石、雀塘等乡镇3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小塘、新田铺、坪上、陈家坊、巨口铺、雀塘、严塘等乡镇2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潭府、太芝庙、潭溪、大新、坪上、寸石、龙溪铺等乡镇10万亩中药材基地;覆盖15个乡镇的5万亩柑桔原料基地;潭溪、太芝庙、潭府、大新等乡镇10万亩林竹原料基地。积极创建省级绿色食品基地、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促进优势农产品集中连片生产,培育特色农业示范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原料为依托,做大做强优质稻、葡萄、辣椒、金银花、生猪、麻鸭、食用菌等农产品加工产业。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整合一批粗放型小型企业,扶持壮大广信造纸、湘林置业、大成粮油、邵阳正恩农业、心连心食品等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8万头/年商品猪生产加工基地、毛竹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新邵特色的农产品加工拳头产品创新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先进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构建“产、供、销”紧密联合的产业化体系,有效衔接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到2015年,全县农产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达到36家,其中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8家、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6家,年产值过亿元以上的5争创10个国家、省级名牌产品。

14、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服务能力。坚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和服务能力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引导和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不断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实施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县项目和优质粮食丰产工程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提高粮食总量,确保粮食安全。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效农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业综合服务能力。启动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监测、检测、认证和监督系统设施建设,完善农业信息、病虫害防治、市场流通、农业气象预报等服务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集中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科普宣传,加大农机推广力度,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完善农业放贷政策,加大对农业生产的金融信贷支持,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群众增产增收。

15、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文明生态村建设相结合,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有效实行分类指导,对基础条件好的村,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成为新农村示范点;对于基础条件中等村,明确思路、制定标准、强化措施,尽快发展提高;对于基础条件较差的村,集中力量,由易到难,每年选择一两个方面,实施重点突破;对于偏远山区小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及地质灾害点的村民组,要有计划地实施生态移民。加大村庄环境整治,着力治理“六乱”现象,创造生态、整洁、舒适、文明的生活环境。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加大项目和资金倾斜力度,重点抓好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饮水、消防、沼气、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加快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着力建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家书屋等公共设施,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分配,提高城乡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农村文体事业、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建设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三)旺旅游,活流通,加快推进第三产业发展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加快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生活性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到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年均增长13.4%

16、突出发展旅游业。立足近地短程旅游优势,以开发青山绿水生态景观和人文历史特色景观为重点,整合旅游资源,加大旅游投入,推动旅游开发。全力将白水洞景区打造成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面启动资江绿色风光带项目工程建设,重点抓好大新乡资江段和岱山的旅游资源开发及户外运动基地建设,推进晒谷滩、筱溪两大库区旅游综合开发,加快建立“资江小三峡”旅游走廊。继续抓好白云岩、龙山和文仙观等重点景区景点保护、开发和建设,加快发展休闲体验型旅游,切实构筑浑然一体的景区集群。不断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建成一批星级旅游接待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重点支持疗养院五星级生态宾馆和新林大厦五星级现代宾馆建设。实施“由近及远、远近结合、东西连接、城乡贯通、重点突破”的客源市场开发战略,开辟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的精品旅游路线,搞好景区景点与省市旅游线路的对接,努力融入湘西南大旅游圈和国家旅游大网络2015年,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


17、大力发展物流业。以县城为中心,依托高铁站和高速公路互通,建成一批现代物流设施,壮大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加快粮食物流、肉食和果蔬冷链物流业的发展,重点建设湖南大成粮油公司仓储物流中心、心连心食品公司果蔬冷链物流中心和雀塘湘中南物流中心,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装备先进、运作规范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连锁购物、电子商务、快递业务,构建城乡物流网络。

18、稳步发展房地产业。结合县城拓展和旧城改造,抓好规划布局,整顿规范房地产开发市场,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城镇住房供应保障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家庭住房需求。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新建商品房总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完成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公共租赁住房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1000户,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物业管理市场和室内装修市场,培植一批房地产经纪和物业管理骨干企业。

19、积极培育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关联度大的新兴服务业,努力拓展服务业发展新的领域,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重点发展网络信息软件、科技交流、技术推广等科技服务业;促进餐饮、宾馆、保健、运动健身、农家乐等休闲娱乐服务业;引导发展会展业,建好影视会展中心;积极发展家政服务、保安服务、专业礼仪、中介咨询、职业培训、钟点清洁、临时保姆、代理家长等多种新型社区服务业,不断扩大新兴服务业的比重,加速形成现代服务业体系。

(四)扩规模,提品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协调各类要素和公共产品的合理配置,致力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县城—中心镇—一般建制镇—村庄”等层次分明、组合有序的城镇体系。2015年,全县城镇人口达到38.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建成区面积达41.7平方公里。

20、突出县城建设。按照“突出特色,扩容提质,打造邵阳新城区”的城市发展战略,紧扣建设“一园、两河、三道、四岸”的总体思路,抓好城镇规划,推进城镇建设,强化城镇管理,加快与邵阳市区的连城融城步伐。坚持高起点规划。立足我县交通区位优势和亲水优势,以江为轴,以水为脉,以路为链,以业为托,不断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和详控规划。抓好融城拓城,以新邵大道为主干线,将县城往长滩、塘口方向拓展,重点做好九头岩半岛的规划和开发,建设资江三桥(王家坪地段),加快王家坪路与邵西大道的对接,推进行政中心建设。到2015年,县城规划区面积扩展到30平方公里。抓好旧城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区道路、桥梁、供水、供气、供电、灯化、绿化、消防、科普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重点抓好公交站场、公共停车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县城资江防洪堤、管道天然气、县城生活垃圾处理场、科技馆和环卫基础设施等一批市政工程建设,建好大坪商贸文体广场和体育馆。抓好城市公园建设,把赛双清打造成休闲健身公园,在大坪新建一座山水园林公园,在土桥新建一座生态公园。加大城区街道和各单位绿化改造力度,大力推进园林式单位、园林式社区、园林式家园达标创建活动。加快城市水源建设,确保城市供水水源保障充分,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坚持高水平管理。着力维护城区环境卫生和公共秩序,积极引导居民树立文明意识,切实提升县城形象。

21、打造环沪昆高铁邵阳北站新城镇示范区。沪昆高铁邵阳北站选址坪上镇后,新邵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格局调整和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紧紧依托湘黔铁路、沪昆高铁、娄新高速和邵坪高速公路的交通优势,发挥人流、物流辐射和聚集功能,充分利用坪上镇紧邻涟源、冷水江等湘中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强产业对接,努力形成我县综合性新城镇示范区,打造成邵阳的北大门。高起点编制总体规划和详控规划,在双石、东岭、新开等村规划建设6平方公里的新城(一期),严格控制用地,规范项目审批,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实现示范区健康有序高效发展。全力培育主导产业,融合交通运输、星级宾馆、商业购物、文化休闲和生态居住等主要功能,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房地产业、特色餐饮和其他新兴服务业,加快形成工业和商贸流通集中区,打造工贸特色重镇。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道路、供水、供电、电信、网络等配套设施。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细化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区域功能,切实形成绿色示范区。

22、加强建制镇建设。依托境内5条高速8个互通1个高铁市级站,超前谋划,合理定位,科学编制好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的总体规划与详控规划。因地制宜进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经济核心区的聚集辐射功能,增强陈家坊、寸石、龙溪铺等中心镇的支撑带动作用,推动各镇乡联动发展。鼓励和支持其他建制镇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镇乡企业和农村服务业,切实增强其吸纳农村人口、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点建好市政管网、汽车客运站、垃圾处理场、中心农贸市场、中心片区集市和集中供水工程等项目,努力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强化城镇管理。建立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监督有力的长效管理机制,突出整治脏、乱、差等问题,切实改变城镇环境。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居民讲文明、去陋习,共同维护城镇的环境和秩序。抓好村庄建设。重点推进集市、中心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在各乡镇先行试点建设1-2个公共服务设施完备的中心村或新型社区,逐步推进农村城镇化。

(五)健体系,强支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适度超前、功能完备、布局合理、高效可靠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扎实推进交通、农田水利、电子信息和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体系。

23、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十二五”期间,重点以高铁站、高速公路互通为依托,逐步构建高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农村公路相互交织、内外通畅的交通网络,打造便利快捷的交通通道。全面完成国省道改造工程;完成安邵、娄新、坪邵、邵衡四条高速公路和沪昆高铁建设;启动冷邵铁路和邵金(邵阳到隆回金石桥)高速公路建设;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200公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路网,拉通断头公路,重点抓好沙湾-龙山、县城-烂坝等主要县乡道,龙山林场-涟源、大新-禾青等边际公路的改造;抓好县城客运中心站场建设,并新建农村客运站10个;加强水上交通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机制,加大农村公路管养力度。

24、完善水利设施体系。推进建制镇乡集中供水,完善城市给排水系统,加快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解决250个村17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积极做好水利普查工作;抓好资江、石马江、龙山河等主要河流的重点防洪工程;抓好全县中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骨干山塘的防渗清淤,加快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努力构建安全可靠、保障有力的水利设施体系。到2015年,要处理病险中小型水库60座、水闸12座,全面完成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任务,使我县的水库水闸病险率从85%降为15%;灌区骨干工程配套率提高到80%,完好率达到60%;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2.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4.5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平方公里、崩岗450处。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

25、建立信息网络体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县电子政务内外网平台及服务功能,建成高速业务主干网和信息资源数据共享库。完成城市数字电视双向网改造。完善以光纤传输为骨干,数字微波和卫星传输相结合的干线传输网。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加大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鼓励和扶持企业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开发和利用机制,保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2015年,建成覆盖城乡的3G宽带高速网络,广播电视综合有效覆盖率达到100%;城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9%,有线光缆入乡镇率100%,入村率达90%。

26、增强能源保障体系。以统筹能源供给为基础,全面完成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切实为城乡生产生活用电提供根本保障。重点抓好三个国有林场和农村小水电自供区电网改造。立足能源综合开发,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源产业,大力推广农村沼气综合利用,建好秸秆生物质发电项目;积极发展太阳能、天然气、风能等清洁能源,做好龙山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成,解决农村能源和补充城市能源需求“十二五”期末,乡镇、村通电率均达到100%,户通电率达到100%,县城天然气综合利用覆盖率达到100%,入户率达到50%。

(六)节资源、优生态,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牢固树立经济增长的成本意识,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要素节约集约利用,推进节能减排,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实现经济发展绿色转型。2015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6%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5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耕地保有量稳定在36250公顷以上。

27、全面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坚持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调整,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强化对土地、水资源、能源等的规划约束和管理,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落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杜绝乱占滥用耕地,制止耕地抛荒,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开展土地综合治理,盘活存量土地,按照节约、集约、挖潜的原则安排建设用地,严格规划控制,合理确定各类用地的开发强度和投资强度,积极引导农村住宅相对集中建设。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努力降低农灌用水量,鼓励高耗水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全面推进公共机构节能,降低公共机构能耗。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大力扶持和壮大以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的工业企业,鼓励企业以回收循环、互利循环、分解循环等多种形式开展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积极发展高效节电、新型储能、电子信息(软件)等产业,降低高碳产业比重。重点是深入整治雀塘废品市场,促使其规模经营、集约经营、达标排放。继续按照“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有保有压”原则,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把项目技术水平关和资源消耗关,有计划、有步骤地关闭一批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经济效益差的企业,积极引导企业不断增强节能降耗的意识和能力,突出抓好冶金、造纸、建材、化工、食品加工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消耗管理,大力推动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管理方式,推广普及一批节能降耗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做到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到2015年,确保万元GDP能耗下降20%。

28、切实加强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以工业污染、城市污染、重点流域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为重点,着力解决饮用水不安全和空气、土壤污染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严格控制污染源,抓好建材、化工、造纸和食品等重污染行业的治理,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废水、废气、固体垃圾等污染物的排放。推进环保应急、监测、监察能力建设,提高环境监管水平,严把新上项目准入关,确保环评审批率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大力加快治污设施建设,增强污染治理能力。抓好县城供水水质保障及设施改造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建设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和建制镇垃圾集中处理工程,明显改善环境质量。按照生态建设从事后治理向事前保护转变、人工建设和自然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强林地、水源地、风景名胜区、石漠化地区及生态敏感地区的严格保护和生态修复,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生态公益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争取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营造公路两旁、河道两岸生态公益林,新建3万亩碳汇林,继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扎实抓好生态公益林更替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和优质珍贵用材林及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扎实开展崩岗区、地质灾害危险区、水源保护区和小流域综合治理,以高家坳金矿等工矿治理为突破口,积极开展矿区植被恢复与生态治理工程,构建良好的绿色生态体系。

(七)惠民生、促和谐,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建设

坚持把社会事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突出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29、加大扶贫开发力度,逐步消除贫困。依托省级贫困县、比照国家西部开发政策县、省湘西开发政策县、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后扶县、革命老区县等政策优势,积极开展“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有效衔接,建立健全项目资金投入新机制,大力整合扶贫资金,以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为重点,集中资金投入,努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创新扶贫模式、建立扶贫基金等手段,探索有偿扶持与无偿投入相结合的新思路,实行扶贫资金偿还流转制度,增强扶贫新效果。认真落实移民后扶政策,加大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力度,扎实抓好移民开发,完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二五”期内,实现2万人稳定脱贫,减少低收入人口2.08万人。

30、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公共产品供给。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全面实施教育强县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尤其是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幼儿教育,建好乡镇中心幼儿园,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各类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建设酿溪镇第四完小和土桥九年制学校,切实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的问题,深入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新邵一中体艺馆,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全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扩建人民医院住院楼,完成酿溪、太芝庙、迎光、雀塘等乡镇卫生院扩改,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地方病防治工作;切实搞好爱国卫生工作,以卫生创建为载体,着力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积极开展文明卫生单位、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活动。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建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气象监测预警水平,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挖掘优秀民间文化和传统文化,建设文化馆、博物馆、科普馆等文化设施,提高我县文化品位和文化服务功能水平。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大坪商贸文体广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体育场馆建设步伐,推动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生殖健康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趋势,继续保持全省一类县目标。贯彻实施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发展规划,强化妇女儿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改善妇女儿童、未成年人生存发展环境。更加重视老龄人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心残疾人事业,建好老年活动中心。加强福利院、敬老院、救助管理站等公共福利服务设施建设,推进社会化福利、养老体系建设。实施档案馆及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工程,加强档案管理,提高档案开放利用水平,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31、加强产学研用结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增强创新意识,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形成产学研用战略联盟。加大政府对创业投资的扶持力度,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等手段,构建多层次、多渠道支持企业创新的投融资体制,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鼓励科研人员主动服务企业,完善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促使更多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32、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重点加强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人群的科学素质,继续重点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四大工程,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加大科普经费投入,健全科普队伍建设。

33、统筹城乡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把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和政府绩效考核的优先目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增强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就业吸纳能力,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建好劳动培训大楼,加快劳动力培训市场体系建设,为劳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形成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机制,促进城乡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扎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十二五”期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企事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的覆盖面,继续推进新农合、城镇医保、城乡低保,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到2015年,力争城镇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农村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98%。健全教育、医疗等专项救助制度,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农村危房改造,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保障网络信息建设,逐步实现社会保障精确管理。

34、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把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的基础,加快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推进社会管理重心向基层组织下移。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加大对重点工程和煤炭、非煤矿山、烟花爆竹、交通、消防、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信访复查复核机制,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畅通社情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继续保持全省“平安县”荣誉称号。大力推进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改进公共安全服务方式,创新公共安全服务体制、管理体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水平。

35、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提高文明程度。把提高法制化水平作为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制订实施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认真贯彻执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坚持以依法理政、依法行政和司法工作为重点,深入推进法制新邵建设。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探索建立社会诚信评价体系,提高社会信用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反对封建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升群众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充分发挥民族宗教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保障措施

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必须坚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既定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工作任务,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精心谋划,狠抓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36、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努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现象,以优良的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强大力量。

37、狠抓项目落实。坚持把项目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集中资源实施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投资增长,靠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突出政策研究,将上级政策与新邵的发展实际对接,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谋划一批立足新邵实际、事关发展全局的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的储备项目拿得出、对得准、列得上。千方百计用足用活现有政策,发挥各项政策叠加效应,政策、项目资金等各方面争取上级更多支持确保今后五年能有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进入上级计划笼子。加大工作力度,按既定目标任务建好争取到的项目,严格按进度完成任务,确保项目早投产,早见效。

38、突破资金瓶颈。建立健全政银联席会议机制和银企交流合作机制,深化银政、银企合作,扩大信贷规模,争取更多的贷款投放新邵。打造“诚信新邵”,建立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体系。依托政策优势,加强衔接协调,最大限度争取上级对我县的资金扶持。紧紧抓住沿海产业向内地加速转移的机遇,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引进外地资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放宽民营资本准入领域,降低准入门槛,鼓励社会投资向支撑规划实施的关键领域聚集,充分发挥民间闲散资金聚沙成塔作用。扩大内联外引,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增强市场化融资能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39、突出人才支撑。坚持人才兴县战略,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和第一推动力,加大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管理力度,逐步扭转人才外流、专业人才短缺现象;着力创新机制,探索建立科学、合理、便捷的人才评价体系,构建“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公平公正的人才评价应用机制;放活政策,积极创造吸引人才的政策环境,拓展引才引智平台,建立无障碍人才引进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40、加强政策引导。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完善推进规划落实相配套的各项政策法规,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政策手段推进规划实施。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等社会主体积极参与规划实施,引导各类资源向规划定位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配置,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向规划预期方向发展。

41、严格考核评估。成立县“十二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强化对各单位的目标管理和考核,积极开展年度规划分析,加强对规划实施的跟踪监测,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对规划实施情况的监督,及时向县人大、县政协报告规划实施情况,虚心采纳意见,认真进行整改。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修订机制和规划中期评估制度,根据形势变化和规划实施进度,进行相关内容的滚动修订,以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主办单位:新邵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新邵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网站标识码:4305220007
备案号:湘ICP备2020018426号-1 公安机关备案号:43052202000102
0739-3600402
新邵县政府门户网站联系电话